导语: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今天撰文称,虽然把公司做大后可以获得更高的估值,但对于企业创始人而言,在公司估值达到千万级时出售,要比达到上亿后再出售更加“合算”。
以下为文章全文:
能以好几千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一家创业公司已经很了不起了,如果价格达到几亿美元就更了不起了。但一家公司的创始人来说,究竟哪个选择更好?在很多情况下,几千万其实比几亿更好。
简单来说,原因是:低估值的创业公司成立的时间更短,展开的融资更少,这就意味着创始人在出售公司时候所持有的股权比例可能更高。
而且,随着公司估值的上涨,收购者也会减少。而当收购者真的来了,必然要展开更多尽职调查,所以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完成交易。除非你的公司像Instagram那么热门,否则千万别做梦能在48小时内完成一笔10亿美元的收购。
来看几个例子:
1、Bleacher Report创办5年后以略高于2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Turner。但由于公司有4位创始人,而且已经融资4000多万美元,所以每位创始人的股权都被稀释到5%至10%。最终算下来,每个创始人卖掉公司后只能拿到大约1000万美元。
2、阿里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肯·莱勒(Ken Lerer)和乔纳·佩雷蒂(Jonah Peretti)创办“赫芬顿邮报”后6年将公司卖给了AOL。公司的估值超过3.15亿美元,每个人的持股比例不同,莱勒的收益远高于赫芬顿。有报道称,赫芬顿的持股比例不到14%,只拿到大约1800万美元。
3、再来看个了不起的例子!TechCrunch创办5年后,迈克尔·阿灵顿(Michael Arrington)就把这个博客作价3000万美元卖给了AOL。有报道称,由于阿灵顿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风险投资,所以他持有80%的公司股份。这也意味着他税前的收益达到2400万美元——超过赫芬顿。
4、来看看媒体行业之外的例子。孵化器TechStars资助的ThinkNear公司是由艾丽·波特诺伊(Eli Portnoy)创办的,该服务上线仅18个月就作价2250万美元卖给了Scout Advertising。他们共计融资163万美元,等到被收购时已经拿到了4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条款清单。波特诺伊说,如果ThinkNear拒绝收购要约,而接受A轮融资,他持有的公司股份会被额外稀释25%至30%。
5、GGV Capital合伙人杰夫·理查兹(Jeff Richards)两种方式都尝试过。他创业初期曾经创办过一家估值2.5亿美元的公司,但理查兹说,他最终什么都没得到。2004年,他又创办了一家名叫R4的公司。两年后,他以不到2000万美元的价格把R4卖给了VeriSign,但理查兹说,这一次无论是创始人还是投资者都对结果十分满意。
你更愿意向谁学习?是波特诺伊和阿灵顿,还是赫芬顿?他们卖公司赚的钱都差不多,但由于波特诺伊和理查兹的公司规模更小,所以花的时间少得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