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支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曾表示,适当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对中国经济长期的稳定发展是有利的。
恢复性上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称,农产品价格2003年只是1996年的78%左右,到了2006年也才恢复到1996年的90%左右。
流动性泛滥。汇丰银行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师孙珺玮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很可能在美联储再次启动量化宽松的政策之后继续走高,从而传导到国内市场。同时,国内贷款的猛增和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增加的热钱流入,意味着央行在管理流动性上面临挑战。
天气和季节因素。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受降温天气的影响,12月17日,21种蔬菜中有9种价格较11日上涨,其中菠菜、油菜等叶类菜价格涨幅较为明显。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不但近期的恶劣天气可能拉高菜价,而且从需求角度看,元旦春节即将到来,两节历来是农产品消费的高峰期,这不可避免地向上拉高价格。
国际因素。据农业部上周公布的周报,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环比全面上涨,其中食用油价格上涨明显。陈锡文认为,随着某些农产品进口量增加、自给率下降,国际市场价格对这些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就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影响
农产品涨价压力将向肉类转移
展望明年农产品价格,粮价仍有可能涨幅不低,并且向下游传导导致肉类价格上涨。
大通证券研究员郭世涛认为,明年粮食价格仍可能上涨10%。首先,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提高了主产区2011年生产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95元、93元、93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5元、7元、7元。
其次,劳动工资上涨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提高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在粮食生产中,人工的成本比重是32%。
再次,中国目前靠本国粮食生产只能满足90%至95%的需求,其余差额部分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国际粮价持续上扬,仍可能传导到国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粮食库存量低于国际公认的17%至18%的安全线水平,再加上世界各地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全球粮食产量持续减产,粮食价格始终在高位徘徊。
最后,对冲基金、退休基金和投资银行进行的粮食投机有可能推动粮价进一步上涨。粮食金融化以及货币市场的变化是粮价大幅波动的主因。粮价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商品价格,而是一种金融产品的价格。
招商证券则认为,2011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将向下游的肉类转移。该券商发布的报告称:“我们对明年农产品的判断为:国内涨幅大于国际,畜禽大于粮食。”
招商证券表示,畜禽价格明年很 可 能 接 过 今 年 粮 食 价 格 的 涨 价棒,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品种。原因一是自身供需决定,从能繁母猪存栏及种鸡进口量的减少都表明明年肉毛猪和肉毛鸡的供应压力将有所减小;
二是原料成本推动,猪、鸡的养 殖 主 要 原 料 玉 米 同 比 涨 幅 超 过40%,豆粕下半年也出现环比20%以上的上涨,就此两项就拉高了猪肉、鸡肉的成本20%左右;
三是比价效应,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几大要素将受持续上升的粮食价格影响有所转移,而2007、2008年畜禽价格飙升导致资源集中到畜禽产业正是近两年畜禽价格低迷粮食价格高涨的重要原因,而未来两年的局面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
据了解,商务部近日将会同财政部、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再次投放部分中央储备冻猪肉,保障元旦期间节日市场供应,满足群众肉类消费需要,稳定猪肉市场价格。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