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不存在技术难题
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优势是网购相比传统商业最有吸引力的因素之一,这也造成了电子商务对线下实体商业的冲击。
在2013年3月召开的全国 “两会”上,人大代表、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填带着自己的《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草案)》(共36条)上会,称为民间电商法“36条”,以议案形式提交全国人大。此举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电商是否应该征税的激烈讨论。
王填表示,电商每年5万亿元的交易额占到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四分之一,不纳税对传统零售企业有失公平,国家也将为此流失1000亿元的税收。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近东也表示,电子商务行业存在假冒泛滥、漏税非税等监管问题,制约着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议税收部门研究电子商务的征税方式,从制度层面规避偷漏税行为。
对此,宋兰回应称,对电商漏税超千亿元的说法没有深入调研,企业本身不可能去判断这个事情,下这样一个结论有点盲目。“电子商务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难题,其是虚拟化的交易,监控难度比较大,目前管理手段还相对落后。”
目前,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当当网、亚马逊中国等大多数自主营销型B2C网商平台,已经具备了完善的税收制度。但是很多C2C卖家依然没有实行规范化运作,也没有缴纳税款。在阿里集团今年1万亿元的电子商务交易份额中,天猫的贡献率仅为20%,绝大多数交易额仍来自于淘宝店大量的个人卖家。淘宝网称,目前94%的淘宝卖家营业额在24万元人民币以下,而一些发展较好的商家,在线下已经开始缴税。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张斌表示,目前,我国对网购征税并没有改变现有征税的框架,对网店而言,除了营业额达不到起征点和偶然发生的二手交易外,其余均应该缴纳营业税、增值税和所得税。
电商行业分析师李成东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家对电商行业征税,目前并不存在技术性难题,而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一旦国家开始对电商行业征税,那么必然会对淘宝、天猫的卖家造成一定影响,一方面卖家要将征税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降低了自身的竞争力;同时,此举必然会对如3C、化妆品等水货泛滥的电商品类构成打击。”
刘恒分析指出,国家对电商征税,或将采用首先试点,逐步扩大的策略。“首先,要规范网络发票,这是最基本的;其次,对于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网店,可能会要求其去进行工商、税务、网银登记,提高这些网站的商业地位;再次,对网店的销售收入进行审查,从而制定收税政策。如果快的话,这一系列进程可能在3年内完成。”
对此,不少消费者感到焦虑,担心网购征税的成本会转嫁到自已身上,也有网店店主表示生存压力将会加重。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