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透明 游客无法提前知晓
华山、黄山、庐山等众多景区黄金周期间游客爆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景区信息不透明:景区最佳游客接待量是多少?最大游客承载量是多少?目前景区游客是否已经饱和?一些游客抱怨说,一家人千里迢迢地赶到了庐山,却被堵在了景区的道路上,进也不能,退也不能,“如果庐山景区或者有关政府部门早早地发布了相关信息,我们就另做选择了。”
有关专家表示,提前1天或者更长时间发布景点预计客流,属于前置信息,“目前情况下,要所有的景区都发布前置信息比较难实现,但当天到达的客流人数等即时信息发布则应该是能做到的,可事实上做得并不好。”
记者了解到,青岛是比较早对全市各景区的人数实时监控的城市,如果发现某一景点客流超负荷,则立即调度各相关部门:景点开始限制客流,交通部门则派车疏导。不过,这一系统仍然是面对该市“假日办”协调下的各部门及相关旅游企业,游客却并不能及时了解。“也就是说,如果游客已经乘车到了崂山景区门口才知道这里限流,已经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复旦大学旅游系教授夏林根认为,在这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应该联手做好这件事,及时发布实时信息,提醒游客哪些景点人流已经爆满,尽可能地优化配置资源。他举例说,如果某一天上午10点,东方明珠的游客接待量已经达到了极限,这一信息如果通过公共交通和宾馆酒店的视频或广播等渠道发布出去,游客就能在宾馆或公交车上及时了解到这一信息,就能调整出游计划,到官方发布的相对人流量较少的景点去观光,“这是智慧旅游!”
正是这一信息发布渠道的不通畅,此次黄金周期间,华山、黄山、庐山等部分景点人满为患,而包括北戴河等同样著名的景点却面临接待不足的尴尬。
利益诱惑 景点不愿推出限客措施
景点处处人山人海也让游客质疑,“为什么这些景点不早点发布相关数据,最大承载量是多少,为什么不限流?”
早在今年1月,厦门鼓浪屿等少数景点就提出限客设想。据悉,鼓浪屿最佳接待量约在8000到1.5万人之间,事实上,其日均游客接待量近2万人,小长假期间更达到日均8万到11万人。此次黄金周前4天,鼓浪屿上岛人数都以10万计,10月2日上岛游客突破1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不少游客打趣说:“鼓浪屿要被踩沉了!”
不过,直到此次黄金周,却一直未能实施。鼓浪屿-万石山管委会办公室主任侯卫群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限客计划早已制订,正在报批过程中。国庆长假期间,游客接待量远超最大承载量的华山、庐山等景区也备受质疑。
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4A、5A级景点在规划时都必须对其游客最佳接待量与最大承载量有明确的设计,否则将无法通过审批,“可多数景点却不愿意向社会公布具体游客数据等信息,更不愿意临时限客,这里有着太大的利益诱惑。”杨彦锋说,毕竟黄金周一年才一次,全年的多数时间多数景点都面临着“吃不饱”的局面。
扩容“中国式”休假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如何避免游客过于集中给交通、参观、接待带来的巨大压力,扩容“中国式休假”的呼声日益高涨,许多专家对集中休假再次提出质疑,呼吁切实实行弹性带薪休假制度、错峰休假制度,以此分流和缓解“集中式”休假带来的资源和空间紧张。
“黄金周的负面作用已经超过了它原有的意义,现在更应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让工薪阶层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表来安排旅游,让这些旅游资源可以更加细水长流。”复旦大学旅游系教授夏林根表示。夏林根认为,目前,中国带薪休假等制度尚不完善,国家采取集中放假的方式,必然会导致游客扎堆出行、热点景区拥堵,“带薪休假、错峰休假制度若能完全落实,景区爆棚的状况也许不会出现。”夏林根说,遗憾的是,目前国内许多企、事业单位并未落实这一制度,而相关主管部门也没有有效的手段予以监管。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游客爆棚错不在长假本身,而是景区管理水平没有跟上,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发布没有到位。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甚至建议,要进一步落实带薪休假、错峰休假制度,在不增加节假日的前提下,可考虑恢复“五一”黄金周,至少恢复为5天,可分流一部分旅游需求。
我国多数游客还处在观光旅游阶段,尚未达到休闲度假等深度旅游阶段,“初级游客目光都集中在知名度高的著名景点,目前,在全国5500多家A级景点中,5A级景点才136家,面对国内人数巨大的游客,现有的5A级景点供不应求。”有关专家认为,进一步加强景点开发与建设,也能帮助解决长假游客过于集中的难题。
据悉,目前国家旅游主管部门正在制订一份《国民休闲纲要》,有关人士表示,“纲要出台,将有效推动带薪休假制度,有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