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洋快餐 “真功夫”试水标准化中式快餐
在洋快餐遭遇苏丹红风波的当口,中式快餐却在暗中积蓄力量。
后勤配送,餐厅布局,服务员服装,整一个洋快餐的中国化翻版。日前,中式快餐真功夫全球餐饮连锁机构在东莞宣布,该公司已攻克中式快餐标准化难关,从而使其与洋快餐在标准化的问题上处于了同一起跑线。
真功夫总裁蔡达标昨日表示,真功夫将在2008年,开到500家连锁分店,五年内力争中国中式快餐第一品牌,逐步实现跻身于十大全球餐饮品牌的远景目标。
但是这种中式标准化能否挑战在这方面驾轻就熟的洋快餐?
模仿洋快餐模式
据他介绍,能突破标准化瓶颈是因为将蒸汽控温控压原理首次引入到餐饮业,创制成独特的电脑程控蒸汽柜,保证蒸制食物过程中的恒温、恒压与精准时间,从而解决了中华美食无法量化烹饪的难题。
据悉,真功夫目前已有86家直营店,其品牌源自1994年在东莞创立的“双种子”,2004年,其推出全新品牌“真功夫”。除了推出岭南地方饮食特色——原盅蒸饭外,该公司逐渐的形成一套与洋快餐相似的标准化制度。
另外,该公司还成立了一个大型的原料加工、配送中心,将所有的传统厨房的工艺制作过程都退出去,放到后勤基地去完成,统一制作、监控,然后再把半成品真空包装,集装成箱用冷冻车按时送往餐厅。
记者在该公司餐厅看到,其餐厅布局和服务员服装等,除了色彩和标志差异外,与洋快餐相差无几。就连餐巾纸、可乐包装等细节都与洋快餐有神似之处。两者最大的才差异在与其餐厅后台的电脑程控蒸汽柜,其菜式的温度,份量皆由电脑控制。
该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事实上该公司中高层中有不少来自洋快餐巨头肯德基和麦当劳。
建三大后勤基地
另据介绍,真功夫在华南、华东、华北建立了三大后勤基地。华南后勤基地设在东莞长安,前后投资已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为华南76家分店完成订货、加工、储存、运输及分发等一系列工作,未来还可以满足400间餐厅的供给需求。
“目前除广东外,在上海、杭州、宁波都已开设分店,营业额也在稳定增长。北京有两家分店在四月份要开业,计划到年底全国分店数量将达130家。”蔡达标说。
挑战洋快餐面临三大难题
但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真功夫菜式源自粤菜,能否适应华东华北消费者的口味,尚值得商榷。
即使在强调标准化的洋快餐,还会根据不同的地域推出不同的产品,如肯德基还在广东的餐厅推出地方特色的凉茶。而其在北京的餐厅中,还有油条、粥等特色。真功夫要走向全国必须在产品创新能力,以及把握地域性特色上下功夫。
同时,用两个后勤基地来支撑几个的餐厅,显然成本过大。此前,在中式快餐一枝独秀的永和大王,因为物流配送成本过高,关闭了其在福建的惟一一餐厅。
另外,标准化只是洋快餐的一个成功工因素,能够克隆模式,但无法克隆文化,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核心能力。
洋快餐不光提供的是一个各地都一样的食物,每个地方还有相同的背景音乐,有孩子喜欢的玩具搭配,有强大的体育、文化和娱乐营销活动来做大品牌。
中式快餐实现标准化是一个基础的技术问题,更需要强大的品牌支撑,以及中华文化内涵的巧妙结合。
标准化双刃剑
同时有人认为,中餐标准化,的确可以方便中式餐饮管理,从而进行迅速的连锁扩张。但如此高成本的物流和硬件投资,无疑使得该种快餐类型必须抬高产品价格,那么标准化意义何在呢?
快餐类型的竞争并不是只有洋快餐,中式的其他快餐,以及各种类型的中餐馆都是这种标准化快餐的竞争对手。
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知名度,产品本身的质量和价格,以及就餐环境都是吸引就餐的要素。
但具体到真功夫,品牌尚未打开局面,目前的菜式数量并不多,同时份量也不大,而其定价却与洋快餐相近,那么对于普通消费者,他的吸引力何在?
标准化在提供一种连锁扩张的可能同时,也给中式快餐压上了沉重的资金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