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人淘宝收获50亿 “文交会”:起跑就是领跑 “文交会”是今年名城会的创举。
2006,是“文交会”的起跑线。
从9月23日到27日,“文交会”取得丰厚成果,“文交会”起跑就怀着领跑的追求,起跑就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非凡成就。
5天收获50亿
“2006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是名城会的重头戏,5天的“大戏”成果如何?
9月27日,下午5时,记者来到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交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曹劲松的办公室。“现场总交易额突破2000万元,意向交易额近1.5亿元,26个文化产业项目总投资意向超过50亿元……”曹劲松给记者报出一份令人惊叹的“文交会”成绩单。
文交会是国展中心近几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展期最长、内容最丰富的展会。展区面积4.3万平方米,862家单位及个人参展,展区折合1500个标展位。在5天的时间里,文交会举办了20项子活动,各类展品总量超过200万件。
展会开始后,很多人想“加塞”的插曲,充分说明了文交会的火爆程度。截至开幕前,1387个标准展位全部被瓜分一空。“文交会”开幕当天一亮相,就一炮打响,精明的商家要求“火线参展”,或者要求扩大展位。9月23日以后,主办者不得不临时增加了113个标准展位。“文交会”开始3天后,一家浙江艺术品公司还跑过来协商,看能不能再给他们挤出一个位置来。一位南京本地的摄影家也希望能给他一个展位,展示他用摄影作品制作的2007年台历。但是这个时候,展区里已经实在安排不下了,只好遗憾地请他们下届“文交会”早点报名。
文交会汇集的字画、雕刻、古玩、玉器等艺术品就有10万件,其中书画精品超过10000幅,拍卖成交额在1000万元以上。南京文物公司拿出500多件精品拍卖,成交率达到60%,拍出的艺术品成交额超过500万元。单价最高的为清代粉彩福寿纹天球瓶,以26万元价格成交。北京大骞拍卖公司对近600幅书画作品进行拍卖,在106幅作品无底价拍卖中,拍出101幅,成交量达到95%。《套马图》和一幅小楷作品均以80000元的价格被南京市民拍走。
上半年的“重洽会”上,南京专门举办文化产业推介会,会上有9个项目签约,协议投资额达28亿元。“重洽会”之后这么短时间,文交会又引来50亿元的投资意向,确实是个奇迹。在文交会开始以前,南京早早地制作了《南京文化产业投资项目指导手册》,发送给有实力的投资人。并和太平洋经合组织合作,利用太平洋经合组织的平台拉来了大批专业的投资商。戈壁基金、美国联合证券、鼎辉创业投资、唐伟臻投资与信息咨询公司等欣然来到文交会,一批投资及咨询机构为南京文化产业项目进行资本对接“零距离”指导。一系列的专业化投资运作,终于换得巨额投资花落南京。
12万人“文交会”淘宝
5天的展会,南京市国展中心的进场人次超过12万,平均每天的客流超过2万人次。
逛文交会的客人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参加名城会的53个中外名城的市长们。很多老外市长不失时机地从展会上买走了中意的中国特色艺术品。文交会还是一次文化产业的“高峰会”,文交会期间,创意城市与文化产业论坛、文化产业对接国际资本论坛、艺术与市场论坛、文化产业大众论坛等论坛次第举办,齐勇峰、张晓明、金元浦、沈体雁等一批专家为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把脉。文化招商活动引来文化机构和投资机构的“大腕”、“大款”,加上云集南京的各路新闻记者,文交会成为展示南京文化产业的绝佳舞台。南京的文化旅游、书画艺术、古玩收藏、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图书音像等产业,不用出门,影响已经走出南京,甚至走出了国门。
这次文交会对南京市民来说,也是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文化产业大众论坛上,市民成为论坛的主角,积极为建设文化强市建言献策。国展中心的展会,对广大市民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开阔眼界、收藏淘宝、体验文化的机会。文交会的活动为市民参与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如征集书法会标、巧联城市名诗、市民免费鉴宝、Cosplay大赛、动漫艺术讲座、作家签名售书、发行纪念明信片、派送卡通玩具等活动,参与性、互动性强,使广大市民在体验中,获得文化生活的享受。
依托十朝文脉,打造金字招牌
老百姓生活逐步富裕了,想到买房、买车。车子有了,房子也有了之后呢?生活富裕到一定程度以后,精神领域的享受就会变得更加迫切。目前南京的人均GDP已经突破5000美元,达到后工业化社会的标准。人民群众的主要消费正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精神文化产品逐渐成为第一位的需求。文化的东西,不仅是精神娱乐,也是一种财富的实现方式。字画、古玩、工艺品等等都可以在收藏把玩的同时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空间非常之大。
正是看到这种社会消费的新趋势,文化产业成为一些有见地城市的发展新标杆。前两年文化产业交易的会展还很少,2004年深圳办了首届文博会,场面还显得挺冷清。但今年的文化产业会展就多起来了,除了南京的“文交会”,深圳、义乌、山东、东北都有相关的会展。
曹劲松说,在文化展会方面,南京起步不算早,但是南京的起点高,发展思路清晰。文化市场已经从产品稀缺的时代走向相对富余的时代,结构性过剩明显,走特色之路,走专业发展之路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南京文交会在内容安排上并不是贪大求全,而是着力突出内容精品。在整个展区中,书画、雕刻、古玩艺术品展位达到700个,占总展位数的近一半,是江苏省目前规模最大、品质最高的艺术类展会,也是跻身于国内前三名的艺术品展会,艺术品的交易量占到展会总交额的三分之二以上。依托南京“十朝文脉”的文化优势,文交会今后的发展,南京将有意识地以字画、古玩、工艺品等作为主打。一个展会品牌的培育,大约需要三年时间,而文化展会的品牌培育时间还要更长,南京准备着力培育好文交会品牌,形成文化产业展会的南京特色,铸就江南艺术博览的金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