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开幕
作者: 刘亚力 刘佳/文 刘星良/摄
文化和经济相融合逐渐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总趋势。昨天,一场融合了高新科技和创意经济的文化飨宴正式登场。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昨晚在人民大会堂“创意未来”大型文艺演出中拉开帷幕。
用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齐勇峰的话来形容本届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意义:“本届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今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将有一个新起点。”
本届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和国际的对接建立平台,不仅将促进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而且疏通国内外创意文化市场的交流与合作。据统计,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达960多亿元,占北京市GDP的14%以上,创意文化产业已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有5个国际组织、40多个国际地区的300多位境外来宾参加。在本届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展览中,高科技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引擎作用凸显,参展展品中,相当部分是融入高科技的文化创意产品,展示了传统文化因技术发展而获得新的媒介手段、新的表现方法以及新的交互模式,体现了科技、文化和创意的完美融合。展品中有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手机电视、手机动漫等。展览会上还有荷兰、叙利亚、日本等15个国家驻华使馆文化机构、代表处,向中国介绍其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环境,传递产业资讯。
今天开幕的“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发展论坛”,将汇集政府产业主管部门权威官员和国际专业组织高层负责人、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的知名专家学者、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金融机构首脑,立足全球化视野,研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本报推出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系列专题报道
从今天起,本报2版和5版将连续5天对首届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盛况做系列专题报道,一方面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各项活动的动态脉搏,另一方面从回顾2006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大事,到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影视业、演出业、动漫产业和艺术品交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探讨。
今日2版呈现给读者的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版图,对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做出详细的解读。5版作为对文博会深度报道的开篇将对2006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进行盘点,对北京创意经济一年来的发展做出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