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包装面临强制“瘦身”
作者: 蓝朝晖/文 王晓莹/图 田艺/制表
江女士近日遇到了烦心事,爱喝茶的她在马连道茶叶城花300元购买了一个普洱茶礼盒,却被有经验的人告知,礼盒内包装的两块“茶饼”零售价不到100元。

如今,包装作为保护和保鲜商品的外衣却“喧宾夺主”的现象,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不满。逢年过节后,这些商品的包装废弃物十分“壮观”,甚至堆积如山。尽管在流通零售领域,“裸装”的商品还存在着隐患,而“过度包装”却显然与绿色包装的要求大相径庭,形成了“社会公害”。
上周,记者走访了北京部分商业零售店后发现,虽然并不是什么节日送礼高峰,但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商品包装后价格状况大相径庭。
茶叶进礼盒价格翻番
记者在一些茶叶专卖店发现,如今茶叶装进礼盒的不在少数。一件包装精美、售价600元的特级“安溪”铁观音,记者打开包装后看到:黄色绸缎上放着两个精致的铁皮桶,铁桶内是5克装的真空包装,还附送茶盘和两个茶杯,而礼盒里的茶叶净重只有200克。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一桶100克同等质量的铁观音售价仅为120元,而简单包装的也就在100元。记者算了一下,这一盒600元的铁观音,商家卖给消费者的是240元的茶叶,而外包装盒和茶盘等礼品的价格竟然是360元。
同样,江女士购买的普洱茶礼盒,精美的包装下只有普洱生茶与熟茶的“七子饼”各一块,价格在300元。业内人士估价两块“七子饼”的价格也就是在60元左右,装进礼盒的普洱茶价格一下长了4倍。
撑“面子”的“陪衬品”
商品经过包装后“卖相”更好,但如果经过包装后的商品搀杂了很多无用的“陪衬品”,价格又贵很多,就难免有“过度包装”之嫌。
陈女士喝了十几年咖啡,但如今在超市内购买咖啡时却被经销人员告知,要不要附送的陪衬品是一样的价格。“我都喝了那么多年,不仅自己买,逢年过节还有人送,礼盒包装内附送的杯子、茶碟、镀金调羹家里已经存了十几个了,可现在买咖啡包装里依然会添加一些我不想要的东西,实在是极大的浪费,还不如直接降价更实惠些。”陈女士对购买咖啡额外的“陪衬品”已经产生了反感。
咖啡礼盒内的“陪衬品”固然金贵,然而商场、超市内销售的酒和保健品礼盒就尽显奢华了。透过木制甚至纸制包装盒上镶嵌的玻璃,跃入你眼帘的是:或红绸黄缎衬底,或金箔水晶做托的所谓高档货,还经常有皮带、皮夹、水笔“做伴”,更有甚者还放上派克钢笔、名贵手表,价格自然会高不少。
不仅如此,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图书、巧克力等商品也披上了华丽的“外衣”,其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月饼”瘦身经验难推行
尽管人们早就呼吁商品包装要“瘦身”,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只有月饼“瘦身”的效果较为明显,月饼礼盒无搭售,“瘦身”直接降低了费用,平抑了价格,高价位月饼连连走低。
一名商场的供货商告诉记者,在商场和超市里面,过度包装与搭售情况已成行规。不把包装做得漂亮、不搭售点东西,根本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尤其是节日期间,随着销量的增加,简装的商品装进礼盒,不仅好卖,价格还会比同规格简装商品的身价倍增。虽然中秋节月饼礼盒是被控制住了,但日常礼品市场依然是商品豪华包装的主要对象。
为包装设立尺度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每年产生的2亿吨生活垃圾中,商品包装的废弃物就有4000万吨。以用于商品外包装的瓦楞纸箱为例,国外早已普遍采用三层瓦楞纸箱,而我国至今仍大多采用五层瓦楞纸箱,仅此一项,多耗原材料数量就十分惊人。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滕佳材表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过度包装的屡禁不绝,加强环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表现。
有专家建议认为,“应借鉴国外有关包装法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尽快制定产品包装法”。区别于不同重点行业试行制定包装“过度”的标准;根据不同销售对象和用途,采取精装、简装等不同类型的包装,适度包装才是商家竞争的长远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