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线听歌、互联网下载音乐、手机下载歌曲成为我们日渐熟悉的音乐娱乐方式,不知不觉中,娱乐传媒已在发生变革。传统唱片业的整体萎缩和网络、无线等新娱乐传媒的迅速崛起已露端倪。以音乐形态为主的娱乐产品通过网络和无线向电子消费市场进行渗透,产生了全新的增长模式————数字音乐产业。正是数字市场蕴含的巨大商机给传统音乐产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数字音乐市场发展空间大
数字音乐产业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传统IT厂商为主,另一种以运营商为主。
以IT厂商为主的商业模式主要依托硬软件终端与互联网,发展在线音乐下载服务。目前,付费下载模式开展得非常缓慢。音乐搜索服务成为中国在线音乐商业的一个独特盈利模式,以百度为代表的大部分免费音乐搜索主要通过搜索特色服务对其功能进行扩展,其目的是吸引和维持更大的用户量,从而更加有效地吸引广告商。
以运营商为主的模式则主要依托电信网络而发展,目前以无线音乐为主。数以亿计的手机用户与垄断的电信网络资源结合造就了巨大“无线音乐市场”,加之通过使用彩铃、IVR、音乐下载等服务,用户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付费习惯,由此能够很好地解决版权问题,所以无论是运营商还是传统唱片公司都对其显示出了比在线音乐更高的积极态度,它们的大力推进也成为无线音乐市场迅速发展的积极因素。
来自市场调研机构的分析数据指出,预计到2010年,数字音乐消费市场增长迅速,相比目前,增长比率约会提升6倍,营收可达149亿美元。2006年数字音乐市场占据全球所有记录类营收12%,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会提升到40%;2005年全球音乐消费市场营收为330亿美元,而对于数字音乐市场而言,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发展运作空间,潜力巨大。
为产业带来无限商机
数字音乐产业链包括内容、渠道、运营、终端四大环节。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各个环节都在积极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谁也不肯在新的赢利点上落后。
终端,目前主要是无线数字音乐的手机。各大品牌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音乐手机。索尼爱立信推出的Walkman音乐手机系列产品、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阿尔卡特等大品牌都以音乐手机为最近的主打。
渠道商、运营商也在积极与内容提供商合作打出“音乐牌”,有的直接“自立门户”。盛大网络已将四大唱片公司中的环球音乐、EMI百代拉入自己数字音乐服务的阵营;网易1月份推出了音乐中心,为数字音乐下载提供基础;2006年6月,中国联通与华纳音乐合作。中国联通的用户可以通过短信、IVR、WAP、流媒体等方式享受到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联通无限音乐排行榜这个中国联通音乐品牌自有业务正式启动;2006年7月,中国移动发布了其无线音乐战略,并推出无线音乐俱乐部。该俱乐部为其手机注册用户提供一站式音乐消费及娱乐服务,包括音乐下载、共享、传播和交流。
传统唱片业在内容方面占有先天优势,也开始在数字音乐产业中寻找商机。数字音乐为传统唱片造就了多种赢利可能性。通过提供各式各样的音乐服务,比如下载服务、推荐服务、音乐博客服务、音乐交友服务等等,无线增值业务中就有彩铃、铃声、IVR等多种音乐业务。各大唱片公司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与运营商和大型SP的合作,他们高举开发新技术平台的大旗,整合包括版权、经纪、营销、技术、宽带和无线业务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布局,打造新型的娱乐传媒航母。
传统唱片业结盟新技术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各大唱片公司纷纷传出与新技术结盟的消息。2006年11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与百代唱片公司(EMI)正式签署新媒体战略合作协议,在无线音乐、数字音乐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将利用SMG旗下宽频网络、无线音乐、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拓展正版音乐发布新渠道、新形式,共同维护数字音乐新媒体版权。EMI旗下的唱片等音乐内容将率先通过东方宽频网络平台以及东方龙新媒体手机媒体平台上进行新媒体首发。
海蝶控股集团在首轮融资以后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娱乐传媒规模。在无线增值产业,海蝶采用独创的“左右手战略”。“左手”战略是指海蝶目前与300家SP的合作,其中包括单支音乐由SP独家买断的形式;“右手”战略即与运营商的合作,过去,与SP合作产生的收入占据了海蝶在无线音乐收入中的80%。获得了风险投资以后,海蝶成立了自己的新媒体业务部门,正式作为一个独立事业部开始运营。希望打造华语音乐最大的娱乐平台,为此倡导的是“娱乐整合营销”理念,即采取涵盖音乐制作、地面发行、无线发行、企划宣传、艺人经纪、版权经营和互联网发行七个层面的全新营销模式。新媒体业务不仅为海蝶带来了相当大的收益,还以此吸引了投资基金。目前已有3家海外风险投资基金确定与海蝶联手,成功从传统唱片公司转型为新型娱乐集团的海蝶控股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