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小水电开发管理中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规划滞后,环评缺失。目前各地上马的小水电项目大多没有编制流域开发规划,即使制订了规划也没有统筹考虑发电、生态保护等目标,造成对小流域的过度无序开发超过生态环境承载极限。二是开发权混乱,项目审批不严。由于国家没有明确各级政府对小水电开发的管理权限,造成各地小水电开发权管理混乱。近年来不按程序报批,无立项、无设计、无验收、无管理的水电站明显增多。三是监管缺位,违法普遍。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但某些地区对小水电的管理并没有落到实处,违法违规现象依然严重。一些小水电建设存在“边建边报”、“未批先建”等违法现象,一些新编的中小河流水电规划甚至没有环评的规定:一些小水电项目虽已办理项目环评手续,但污染防治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和落实。
有消息称,鉴于目前国内小水电开发投资的无序局面,有关部门正酝酿采取措施,推动对小水电的整治,具体措施将包括:加强管理,提高“入门建站”资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水能资源有偿开发制度,降低开发商回报率。有关部门认为,降低小水电投资回报率是有效遏制违规无序开发小水电的必要举措。专家指出,小水电的投资热潮主要源于近年来全国性的电荒,在相关职能部门监察不力和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许多商家把投资小水电作为资本扩张的首选项目。在福建等地区,创办一个小水电的审批手续简单得出人意料,还有一些开发商绕过审批部门,违规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