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未雨绸缪 淡化娃哈哈力推自有品牌 与达能合资公司业务下滑
上海消费者沈小姐发现,昨天在便利店买到的娃哈哈出品的饮料思慕C包装变了:原来“思慕C”三个字上方明显的“娃哈哈”字样不见了,仔细找了半天才在瓶颈不显眼的地方发现缩小版的娃哈哈字样。便利店店员告诉她,4月以后进的货都变成这样的新包装了。
在这样的敏感时期,不禁让人联想与达能案有何关系?
娃哈哈市场部部长杨秀玲昨日在杭州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目前娃哈哈方面正在为营养快线、思慕C申请注册商标。“现在正在走流程,申请成功后这些商标是归集团的。”目前,在包装上营养快线、思慕C均带有TM标志。而记者在娃哈哈浙江经销商大会上看到娃哈哈一款即将上市的新品名为泡泡乐的柠檬红茶碳酸饮料,泡泡乐边上同样具有TM标志,而包装上娃哈哈字样明显已经弱化。
与自有品牌的大发展相映成趣的是,娃哈哈与达能合资公司的业绩开始放缓。娃哈哈销售负责人刘智民表示,近期合资公司产品销售已经明显受到影响。“销售增幅已经放缓,宗总辞职后,可能会出现负增长。而非合资公司增长非常快。”
刘智民对此解释说,在双方矛盾公开后,经销商对合资公司的产品存在抵触情绪。“达能再不拿出一份可行的计划,合资公司的业绩就要受到损害了。”
不过,娃哈哈合资公司目前遭遇的问题不仅仅是因为双方的纠纷,产品本身设置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目前,娃哈哈的体系中,合资公司主要生产水、奶等老产品,而非合资公司主要生产营养快线、思慕C等新产品。据宗庆后介绍,娃哈哈的纯净水80%都是合资公司生产的。“每卖一箱水,我们要倒贴3~4块钱。”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营养快线、思慕C等新产品均是市场热销产品,由于是新产品可以避免价格战,公司拥有定价的主动权。对比下来,非合资公司的产品利润明显要高于合资公司。一些非合资公司利润甚至一度呈三位数增长。
对于这一新旧产品的分配,宗庆后给出的解释是,双方合资一段时间后出现分歧,“达能觉得我们不听话,随后便在中国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这段时间达能对娃哈哈不愿意投入,但是我们要发展。”“做水的设备只能做水,不能生产别的。达能后面不愿意追加投资,怎么生产新产品?”
此外,记者从娃哈哈经销商大会上获悉,一些偏远的农村,县城三级经销商对双方争议只有模糊的了解,并没有影响相关业务。但是也有不少片区,经销商们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困惑。据娃哈哈温州销售公司一位片区经理介绍,他所管辖的区域今年开始增长势头不错,但是到了5月反而下跌了6%,主要原因是二级经销商没有给一级经销商打款,从而影响了整个体系运转。“这个事情对经销商的情绪还是有影响的,有的不敢打款了。”
相关
娃哈哈欲杭州申请仲裁明确商标归属权
惠正一
“我们准备去杭州仲裁委员会申请终止商标转让协议的仲裁。”昨天,在娃哈哈杭州景芳基地会议室,宗庆后面对来自全国的20多家媒体作出上述表示。
这是自双方发生争执以后,娃哈哈第一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宗庆后在发布会上强调:“娃哈哈商标的所有权是我们的。”宗庆后指出,若回到谈判桌,“我们要求取消不平等的合同条款,达能向娃哈哈道歉,我们不怕持久战。”至于纠纷的导火索并购一事,宗庆后表示:“没有什么好谈的。”
在发布会现场,宗庆后强调当初签署商标许可协议是违心的。根据当时的合资合同,中方不得从事与合资公司的业务产生竞争的生产及经营活动,而达能方面则不得损害合资公司的利益。宗庆后表示,尽管从表面看对中方制约很严,但是实际上对达能的制约更宽泛。“合同上有不少漏洞,他们机关算尽,但没有达到完美。”宗庆后表示,对杭州仲裁充满信心。此外其透露:“若达能损害了品牌信誉,中方可以终止商标使用许可的实施。”
在此之前,达能方面启动了一系列法律行动。第一步,5月9日向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提出8项仲裁申请,并将宗庆后本人列为仲裁对象。随后在6月4日,达能在位于美国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对Ever Maple Trading Ltd 和杭州宏胜饮料有限公司以及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起诉。有消息称,达能还在积极准备在中国起诉娃哈哈。而宗庆后杭州申请仲裁计划显然是对达能法律行动的回应。“先告的不一定有理。”
商标转让申请其实早在合资之初便已被国家商标局驳回。随后便有了双方那份商标使用协议,即阴阳合同。对于本次杭州仲裁的内容,娃哈哈方面以时机未成熟为由,拒绝透露。也没透露计划申请的具体时间。
而对国家商标局早已驳回的事情提出仲裁申请的理由,娃哈哈集团市场部部长杨秀玲解释道:“因为范易谋此前表示,商标转让手续正在办理中。因此我们计划提出终止转让协议的仲裁。”杨秀玲否认这一计划中的商标仲裁申请意味着娃哈哈方面将收回商标使用权。其解释为是为了明确商标归属。宗庆后表示,商标转让本是双方共同完成,但是当时均是中方一方在办理手续,遭到驳回后曾要求外方自己去办。“但是他们没有去,而是签了商标许可协议。”
商标无疑是双方争夺的焦点。而在当年娃哈哈转制的时候,商标并没有列入集团公司的资产。而双方签署的第一份合资合同中明文表示,中方将商标作为无形资产投入合资公司,价值5000万元。照目前情况看来,娃哈哈集团仅有商标的虚名,实际控制权在合资公司手中。无论是国有资产的评估疑惑,还是注册资本之谜,若商标归属权重新界定,势必牵扯出当年的旧账。各方均不得不面临有所得必有所失的局面。对于上述疑惑,宗庆后以不方便透露与法律相关细节为由,拒绝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提问。而面对这样一个局面,无论浙江省、杭州市还是上城区政府均保持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