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大事件”腾讯网剑指媒体影响力
近日来,一系列极富冲击力的巨幅广告陆续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街头和机场。这些由许多小鲸、鹰和狮子图案组合而成的巨型鲸、鹰和狮子的轮廓,象征着腾讯通过2.5亿甚至更多活跃用户汇聚而成的巨大影响力。 腾讯网总编辑陈菊红表示,腾讯网已不满足于用户数字的庞大,而将把影响力摆在“新媒体战略”的重中之重。在2007上半年的众多热点如交抢险、博鳌论坛、股市大热等事件背后,都不难发现腾讯网活跃的影子。 新媒体战略:从流量到影响 2006年4月,腾讯网流量跃居第一,成为中文第一门户。但腾讯网总经理孙忠怀认为,“许多手段都可以创造流量,但却无法快速改变用户对网站的印象和口碑,要扩大腾讯网对网民的影响力,不仅需要时间的积累,也需要另辟蹊径。” 也正因此,腾讯网于年初就提出了用“大事件”对用户产生深度影响的“新媒体战略”。陈菊红认为,如今的互联网已经是网民唱主角的时代,只有真正尊重、理解、认同网民的需求,结合国计民生的热点来策划“大事件”,才能有效改变网民的传统印象。“只有真正获得了用户的认同,腾讯网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大事件带来大影响 “互联网门户应该摆脱以往海量信息杂烩的思路,利用粘性用户社区和互动手段的优势,更多体现参与性和社会责任感,”陈菊红认为,“影响力的出路应该是新闻价值、用户互动性的提升以及积极参与重大社会新闻事件。” 在价值发挥方面,2007年3月,腾讯网联合德润律师事务所策动交强险争议研讨和听证申请。交强险听证申请授权委托书的征集,短短几日就得到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名网友的积极响应和反馈,引起全国媒体跟踪报道和国家机关的重视。 在网络互动性优势方面,4月,作为2007博鳌亚洲论坛的官方独家网络合作伙伴,腾讯网独家首推“向比尔·盖茨提问”活动。即时消息推送到用户桌面,用户直接在线提问反馈,活动专区提供分享交流平台,短短三天内就吸引了20000多网民的参与。 在事件参与方面,5月18日,央行再次宣布加息消息。第二天,腾讯网便在北大推出“证券中国”投资论坛,闻讯赶来的媒体和股民将北大百年纪念讲堂围堵得水泄不通。三大证券报及央视均做专题报道。“作为一个网站来举办这种以往都是传统媒体来做的活动,腾讯网对社会事件的敏感性值得肯定。”一位媒体记者称赞说。 陈菊红称,半年来的“新媒体战略”,对腾讯网而言是一次成功的试水。由于“大事件”充分调动了用户参与,使得用户的热情呈辐射状增长,“100人的参与可能会引发100万人的关注”;而腾讯网的影响力也随之上升,“如今提到证券财经,人们都会想到腾讯网的财经频道,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文/颜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