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址提速手机上网 “大致相当于2000~2001年的传统互联网水平”的概括似乎给火热的W AP行业浇了一盆冷水。
5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首份《2007中国无线互联网(W AP)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3月底,我国的W AP活跃用户数约为3900万人,具有独立域名的W AP站点数量仅约为6.5万,中国无线互联网暂处导入阶段。
无线互联网3900万用户与4.8亿手机终端数之比仅为8%,而1.37亿的网民总数与5940万台计算机之比是230%。相当于100台手机中只有8个用户会上网,而每台计算机至少有2.3人用它上网。
手机终端普及率高但是用户基数低已经形成无线互联网最具特色的市场格局。手机上网用户数为什么这么低?与传统互联网相比,无线互联网的反差为什么这么大?
记者随机问一些人是否用手机上网时,回答主要还是用电脑上网。手机上网怎么上?都可以上哪些网啊?绝大多数人都不甚了解。
“怎么上网”以及“上哪些网”代表了很多手机用户的心声,这样的疑问应该深深刺痛着一些W AP从业者们。而对于那些手机上网用户来说,他们的上网习惯也让W AP行业倍感焦灼。
《2007中国无线互联网(W AP)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手机上网用户认知W AP站点的途径中,高达42.9%的用户主要依靠手机内置网站方式。
对此,恒基伟业学习手机事业部总经理袁宏峰在3G时代无线应用高峰论坛上颇为担忧地表示:“把一个网址捆绑在手机里面做成内置以后,手机上网就失去了很多的灵活性。当需求不断增加时,手机就变成了一个很单一的产品,更丰富的应用也就难以实现。”
显然,在用户层面上,普通手机用户不熟悉手机上网的入口,而手机上网用户又局限于内置网站。这样的尴尬让W AP从业者纵使有“十八般武艺”却难以派上用场。
4.8亿手机用户正受困在上网“入口”处———寻址无门。如何找到更多的网站,如何更便捷的直达网站成为阻碍手机用户尝试上网的桎梏所在。
令人欣慰的是,这种瓶颈正逐渐被破除。
“无线互联网实际上作为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上网寻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责无旁贷要承担这方面的职责和义务。”CNNIC业务发展部主任万伟力如是说。
2006年3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推出了无线网址服务,填补了无线互联网寻址空白。通过该服务,手机用户只要编辑中文关键词就可直达访问无线互联网网站。比如手机用户要使用手机“公交指南”查询系统,只需编辑“公交指南”发送到916076,就可直达访问该网站,用手机随时随地随身的便捷查询公交换成信息。据了解,包括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三大城市都开通该服务。
通过体验无线网址,我们可以发现:对4.8亿手机用户而言,摆脱了烦琐、冗长的英文网址困扰,仅需记忆中文关键词,符合国人记忆和使用习惯;对6.5万W AP网站而言,降低了宣传成本,拓宽了上网渠道,仅需把产品或服务的中文名称传达给手机用户,就可实现新用户的快速拓展,成为企业3G时代必备的寻址技术。
摩托罗拉北亚区计划运营总监王新强颇为认可CNNIC无线网址服务,他表示:“无线网址这种更便捷的寻址技术,能给用户提供更加友好、更加符合习惯的应用体验。”
可以说,无线网址服务的出现正破除手机用户受困上网“入口”的尴尬。据了解,CNNIC无线网址服务定位为3G时代的网址,未来将允许手机用户直接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中文直达网站。这个消息对手机用户和W AP从业者来说,都是振奋人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