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奥运的催动,未来的二三年是环保产业调整、洗牌的重要时期。目前,我国环保产品的生产企业有1万家左右,但以小型、分散为主,低水平、重复建设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保设备技术水平大体落后15年20年,只有少数环保处理技术和设备达到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大型成套设备差距很大;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缺少大型的成套处理设备;特别是自动化在线和快速监测仪器的开发更为落后,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十五”期末,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到2010年,我国环保企业将超过2万家,有近20个企业的年产值将超过10亿元,并将出现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大型环保企业。要实现中长期环保产业的发展目标,北京奥运无疑是提供了有利的机遇。
4、体育产业商机。北京奥运,是一场令全世界瞩目的大型体育比赛,由此将使我国体育产业“钱”途无量。一是体育场馆建设和经营。2008年奥运会将使用37个比赛场馆和59个训练场馆,在北京的比赛场馆达32个,其中8个是专门为2008年奥运会兴建的。仅这些项目,国家前期就需要投资160多亿元。二是体育用品市场的开发。最新数据显示,光是北京奥运会所需的各类体育器材、设备用品等,价值就接近1.7亿元。体育服装也是商机,也许在2008的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登上领奖台时穿的服装只是一个品牌,但在其背后将是一场大规模的体育商战。除运动员服装外,全民健身运动热兴起所带来的体育服装需求也是巨大的。有人估算过,今后七年间,即使中国人平均每人只买一件价格20元而利润在10元左右的奥运文化衫,文化衫批发行业的总利润就达130亿元。奥运会纪念品、吉样物等体育小商品的营销也是商机。奥运会纪念品在1997年曾给国际组委会带来了2.13亿美元的纯利。三是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奥运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备物质形态却有价值,能够为奥运活动的主办者、组织者、参与者带来效益的一切体育无形资源。包括赞助体育活动,购买电视转播权或网络转播权,购买体育冠名权、冠杯权,垄断广告代理,借名星造势,开发特许使用权产品。无形资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如现在已有30多家企业与中国奥委会签约,获得了长城加五环商用徽记的使用权。奥运会至少有10到20个大赞助商提供赞助,每一个赞助商将提供5000万美元的赞助费,还会有3倍于这个数字的广告投入。四是促进全民体育消费的增加。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67.9%的城市居民喜欢体育运动;71.4%的居民通过电视关注体育运动;32.9%的居民在体育服装上有支;出30.2%的居民在体育书、报、刊上有支出;7.2%的居民购买过体育赛事门票。如今,全国各大城市运动场所格外火爆,体育用品淡季仍然热销。申奥的成功、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将更大地刺激体育用品市场,体育产业遇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好商机。
5、旅游商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使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进入新纪元。美国高盛公司估计,从二OO二年起到奥运之年,中国旅游业由于奥运会直接增加的旅游收入将超过1500亿元。这期间,将有大量的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将有更多的体育比赛在中国进行,从而带来更多的运动员和游客,使旅游业进入大发展的阶段。旅游景点的改造,旅游精品街的建设,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旅游人才的培养,星级宾馆等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都将进入实质性阶段。体育旅游、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也将越来越有吸引力。
6、建材商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建材业影响较大,一系列体育场馆、城建等各项基建项目会在短短几年间上马,建筑材料这一先行受益产业无疑商机无限。奥运场馆建设要求建筑材料必须满足三方面的要求。第一、建材企业提供给奥运场馆的材料必须是绿色、环保的,要能够回收和再利用;第二,为了做到与国际接轨,要把最先进的建筑材料用到奥运设施的建设上;第三,要重视隔音、节能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未来的奥运村将会大量使用这种材料。目前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场馆设施的建筑材料隔音性差的问题,特别是奥运村的运动员公寓,隔音效果不理想,导致运动员之间相互干扰,影响休息。建材企业要抓住机会有针对性地开发出一批隔音效果好且适用于体育场馆设施的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