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几届奥运会历史来看,每届奥运会除了激烈的比赛、震撼人的场面和精彩的令人难忘的回忆,最让人关注的还有一个话题:那就是奥运会给举办地带来的无限商机。北京奥运商机有哪些能够成为现实?经过研究,下面八大领域或许可以为创业者们挖出第一桶金。
城建商机
奥运会是市政建设的“催化剂”。北京市已经决定在未来5年中,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纪录地投入1800亿元人民币,以全力缩短与国外同等地位大城市的差距。这1800亿元将用于重点建设142个项目,其中900亿元用于修建地铁、轻轨、高速公路、机场等;450亿元用于环境治理;300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奠定“数字北京”的基础;其余150亿元将用于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数字商机
北京奥运,将促进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加速数字北京、数字中国的发展步伐。2008年奥运会,信息产业作为最具代表性,最具渗透性的高科技产业,成功举办奥运会,需要一流的技术装备和服务,需要过硬的软、硬件,尤其需要包含有高质量信息技术的软件,这为我国信息产业在奥运舞台上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表演机会,为网络、通信、计算机等信息产业的相关领域带来难得的发展良机。
环保商机
对于绿色奥运而言,环保是重中之重。在2007年前将完成20项治理环境的重大工程,城市垃圾将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对工业污染、汽车尾气污染、煤污染等各类污染的治理力度将继续加大。北京的能源结构也将从煤转向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到2007年,北京地区的清洁能源使用率将达到80%;北京将另外兴建12个污水处理厂,全市污水总处理能力达到每日268万吨,处理率达90%;奥运村的所有设施、空调和取暖均以地热为主要能源,洗浴热水和照明以太阳能和风能为能源。
体育产业商机
北京奥运,是一场令全世界瞩目的大型体育比赛,由此将使我国体育产业“钱”途无量。一是体育场馆建设和经营。2008年奥运会将使用37个比赛场馆和59个训练场馆,在北京的比赛场馆达32个,其中8个是专门为2008年奥运会兴建的。仅这些项目,国家前期就需要投资160多亿元。三是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奥运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备物质形态却有价值,能够为奥运活动的主办者、组织者、参与者带来效益的一切体育无形资源。包括赞助体育活动,购买电视转播权或网络转播权,购买体育冠名权、冠杯权,垄断广告代理,借名星造势,开发特许使用权产品。
旅游商机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使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进入新纪元。美国高盛公司估计,从二OO二年起到奥运之年,中国旅游业由于奥运会直接增加的旅游收入将超过1500亿元。这期间,将有大量的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将有更多的体育比赛在中国进行,从而带来更多的运动员和游客,使旅游业进入大发展的阶段。
汽车商机
为了满足北京奥运对车辆量和质方面的需求,出租车、公交车、旅行车;卡车、工程车等交通工具的生产都将出现良好机遇。北京市在出租车市场拥有6.7万辆,主力车型是夏利,约占70%,其次是富康,约占20%。每年报废更新10000辆左右,基本上报废一辆,更新一辆。现有的出租车到2008年,都已到报废期限,必将大量更换新车型。要满足奥运期间北京地区出租车的需求,企业必须生产出可靠性高、操作简单;档次较高,内部空间宽敞,乘坐舒适,外形美观的车型;这无疑为汽车升级提供了机遇。
商业商机
北京奥运,商业和各餐饮业都需要进行整合和进一步发展。去年北京零售额为1443亿元,2008年的零售额将超过2800亿元,每年的增长速度是10%。如此巨大的市场份额将为北京零售业提供巨大商机。北京将增加至少上百个大型商场,培育1O个左右的特色商业街,完善约400个社区商业中心,其中的商机不言自明。
就业商机
历届奥运会在就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举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失业人口压力。汉城奥运会为服务业提供了16万个工作岗位,为制造业提供了5万个岗位,为建筑业提供了9万个岗位。而为筹备2000年奥运会,澳大利亚到1999年就已经增加了15万个就业机会,其中2万多人投入了设施建设,超过10万人被雇用组织各项赛事。根据奥申委申办报告中所列的现金流量表分析,带动就业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04年至2009年的6年间,其中2006年和2008年是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