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行业刮起“宜居”风 ——访博洛尼品牌经理林周勇
“宜居”概念悄然兴起,从小区跨到城市,现在回到家庭,有着和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下浮躁与快速消费文化截然不同的生命特征。“宜居”装修究竟是炒作还是对设计本质的尊重、对人性的崇尚和回归?记者为此采访了博洛尼品牌经理林周勇(以下简称林)。
记者:请问什么是宜居装修?
林:“宜居”就是“适合居住”,和“宜居”城市一样,“宜居”装修也是“最适合居住”装修的简称。这个概念的关键在于如何判断一套装修是否“适合居住”。深圳申办“宜居城市”有一系列指数,如交通便利度、文化承载度、社会文明度等等,每个指数下面又有具体的指标。装修也有类似的“宜居”标准——安全保障度、视觉享受度、环保层次完整度、智能水平、行为空间功能便利度、个性私化度、锐生活实现度、情感关怀度。也就是说,这八个方面的实现程度越高,装修就越“宜居”。
记者:“宜居”装修的核心是什么?
林:“适合居住”的背后深层次的东西是围绕人的需要来说的,真正的“宜居”是人的精神层面的高度满足。好的装修不在于它多么昂贵,而在于它能帮助身处其中的人放松心境、整理心态和愉悦心情。因此,这个概念对不同的人来说,表现也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每个人对情感需要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会有所差别。如果说共同点的话,关注“宜居”的人一定是真正关注生活品质的人。
记者:“宜居”装修有哪些好处?
林:“宜居”装修关心的不是“看起来”,而是“住起来”。比如说别墅里健身房的设计,“宜居”更多关心的是地板和灯光的设计如何满足主人不同爱好的需求,而不是单纯的造型、风格与视觉效果;庭院的游泳池非常美观豪华,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个安全威胁,“宜居”会更关心游泳池的底面坡度设计,防止小孩不慎坠入造成危险;客厅挑空很高,“宜居”不会再一味营造豪华的宫廷气氛,因为空间距离感会让人产生压抑和不快的情绪。“宜居”装修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技术,它是一种生活哲学,能潜移默化地帮助主人在居室的生活更加舒适顺畅,愉悦和谐。
记者:“宜居”装修是否会成为装修新趋势?
林:“宜居”装修是时代发展变革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装修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因为人们生活水平较低,对生活品质的认识程度也很浅,满足日常生活基本功能需要就基本“舒适”了。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装修越来越成为身份和地位的标签,成为炫耀的筹码之一。居住观念的进步和全球一体化让人们对装修有了新的认识,“宜居”装修理念应运而生。更重要的是,这一时代的都市生活充满压力和不平衡,“疲惫”和“身不由己”已经成为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呵护人精神需求和内心情感需要的设计,无疑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获得认可,“宜居”概念正是如此。
记者:实现“宜居”装修需要哪些前提?
林:一批深入理解“宜居”理念的研发人员和优秀装修设计师,先进人性化的施工工艺和严格规范的施工管理制度,大量高品质材料和配套产品供应商都是不可缺少的。(李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