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是命脉
《华夏时报》:从目前来看,客户对三星商用产品的接受度如何?
曲敬东:举些实例吧。2007年12月,三星与微软、EMC公司结盟,联合开发了三星数字多功能打印机解决方案,目前在宝马汽车德国总部、法兰克福机场、中国人寿(爱股,行情,资讯)总部等都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在大屏幕液晶显示LED产品上,三星一直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目前联合国总部、国家气象局、广州火车站、国家电网等都采用的是基于三星显示产品的解决方案。面向金融、电信、邮电行业,三星的优势也很明显,比如针对金融安全的监控系统,三星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在危险发生之前就对可疑的人员、事件和行为提供实时的报警,保障银行安全运营。目前包括德意志银行、韩国釜山银行、香港汇丰银行、建行、中行等100多家知名金融企业都应用了这套系统。
《华夏时报》:三星商用未来的走向是品牌驱动型还是技术驱动型?
曲敬东:有人将三星的成功归结为产品外观设计好、引导时尚潮流,也有人将三星的成绩归功于奥运营销,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并不全面。在我看来,对研发的持续高投入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才是三星电子成为一流企业的原动力。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许多亚洲企业都开始削减研发投入,但三星电子却始终在加大研发投资。
《华夏时报》:是不是可以说,核心技术是三星的命脉?
曲敬东:我想引用两个人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三星集团李建熙会长曾说:“三星能有今天,我想是因为有技术作为后盾。”三星电子CEO尹钟龙说过:“如果问我5年或者10年之后三星做什么,其实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但是第一、第二、第三都是开发核心技术,这就是我的工作。”
成功离不开本土化
《华夏时报》:三星起用您来开拓中国商用市场,是出于本土化的考虑吗?
曲敬东: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区域的本土化,日韩企业也不例外。尤其是在中国,跨国公司要想有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注重本土化,包括本土化人才。
《华夏时报》:在日韩企业做到常务的职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
曲敬东:所谓的本土化,就是要在管理层有本土人才,才能在战略层面贴近客户。
《华夏时报》:您原来供职于国内的联想集团,联想和三星同为跨国公司,但情况又不尽相同,您更适应哪里的企业文化?
曲敬东:对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来说,应该完全有能力适应各种工作环境。不管是欧美、日韩还是中国公司,关键是你自己有没有做好准备。对于三星这样的公司,它源自哪个国家已经不重要,因为它的业务、组织、分布都已全球化。而且各国成功企业都有些共通的东西,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全球化,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小。
《华夏时报》:进入三星对您本人也是个很大的挑战吧?
曲敬东:我认定的成功就是要去逾越别人没有做成的事情。如果做的是任何人都能做成的事,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华夏时报》:您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被工作占用了吧?
曲敬东:我周末会去打高尔夫球,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也为了获得更多和朋友、客户交流的机会。我每天回家都要到晚上11点左右,从以前到现在一直是这种工作状态。当你担负更多责任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工作上,甚至连社交都和工作紧密相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