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卡通人物拉动经济
——写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开幕之际
在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举行的社团文化节广场展示活动中,动漫社团的COSER们缤纷亮相,赢得了最多的喝彩和掌声。据了解,该校已有多个COSPLAY节目参加了第四届“中国COSPLAY超级盛典”杭州赛区的选拔,并取得入围决赛的资格,在即将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一展风采。记者李忠摄
本报讯(记者李长灿)“小孩子玩意儿”也能创造利润?以创富能力闻名天下的杭州,将眼光瞄向了那些造型夸张、发音奇特的卡通人物。无论是身家亿万的杭商,还是关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地方党政领导,时不时就会从嘴边蹦出一个词——动漫。
动漫产业借力动漫节呈几何级膨胀
项目投资洽谈会、品牌授权与加盟洽谈会、新品发布会、人才交流大会……每一届动漫产业博览会的现场都是人潮涌动,每一次动博会的日程都被排得满满当当。各种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各类信息交流以及台前幕后的商务活动,也让各动漫企业忙得不亦乐乎。参展企业和机构都把中国国际动漫节当做了新品发布、信息交流、商务活动的大平台。
首届动漫节后的一年间,杭州的动漫企业从50家发展到60余家,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2005年,全市共立项动画片29部3131集,生产14部共752集,计8000多分钟,一跃成为排在广州之后的全国第二,占全国总数的20%。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组织了规模空前的产业博览会。产业博览会面积达到4.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媒体、基地、院校380余家,展位数2500个;签约项目40个,投资额21.6亿元、总成交额37.6亿元;参观人数达到28万人次。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仅博览会参观人数就达43万人次,总成交额46.8亿元。
动漫节是一次契机。动漫产业借力动漫节正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发展着,显示出诱人前景。一座城市要被称作“动漫之都”,就必须实现有关动漫的“学术、技术、产业、人才”优势的全覆盖。杭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发达的民营企业、完善的产业链,当然还有著名的高等院校,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就足以成为让国内外惊叹的“杭州优势”。一座城市能否真正成为“动漫之都”,并不在于它起步的早晚,而在于起点的高低。杭州,在中国动漫产业拉动引擎的时候,凭借着动漫节,抢到了一个有利的制高点。
让卡通人物拉动经济
以动画卡通、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多媒体产品等为代表的动漫产业,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在美国,仅迪斯尼公司一年营业额就高达367亿美元;在日本,2003年动漫产业营业额高达90亿美元;在韩国,动漫游戏产业已超过汽车工业而成为该国第三大支柱产业。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中南建设集团董事长吴建荣迷上了卡通人物。“这个产业好得很,毕竟,一代代的儿童都爱看动画片的。”只有小学学历的他,话语朴素。早已把以建筑装饰为主业的中南集团做成全国民营企业500强,46岁的他却在2003年选择重新开始创业,他相信,从美国、日本的经验来看,动漫产业前景无限。
从2005年3月,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夺得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主办权,到杭州成为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举办地,作为动漫节承办单位,杭州看中的并不只是这一个“节”,而是这个产业在杭州的落地、生根、开花。天线宝宝、米老鼠、小猪麦兜、樱桃小丸子……这些可爱的动漫形象,在过去常常被视为“儿戏”,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财富。举办动漫节以来的4年间,杭州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动漫企业增加到113家,动漫产品年生产能力从2000分钟提高到1.5万分钟。2007年,中南卡通实现了盈利,海外销售收入超过170万美元,成为目前国内动画片出口量最大的企业,成为国内最大的原创动画公司之一,其创作的《天眼》、《魔幻仙踪》等作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杭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近15%,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高速增长的数字面前,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口号,希望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等,从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主转向依靠消费拉动为主。举办动漫节,将杭州打造成“动漫之都”,让卡通人物为地方经济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