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世界银行日前发表的一份报告,去年全球碳排放权交易总额达640亿美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最早实行碳排放权交易的欧洲是全球最大最活跃的市场,去年的交易额达500亿美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其中,东欧国家的二氧化碳交易额从前年的1.41亿美元升至去年的4.99亿美元,碳排放权交易量也从1600万吨升至4100万吨。日本东京国际市场去年交易额达134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了一倍。而在清洁发展机制框架内(即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资金,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碳交易量出现了下降,全年交易量为5.37亿吨,低于前年的5.51亿吨。
《京都议定书》2005年2 月正式生效后,国际碳交易的配额市场和项目市场逐步形成并迅猛发展,碳排放权的价格逐年上升。通过碳交易,发达国家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英国通过促进低碳发展的气候政策,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德国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日本将碳排放权交易视为“21世纪第一个巨大商机”,并获得了可观经济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