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价格倒挂 电力行业首遇普遍亏损
煤电价格倒挂是电力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本因。2007年以来,我国的电煤供应日趋紧张。特别是2008年1月12日以来,南方大面积雨雪灾害发生后,多年来积累的电煤供应矛盾终于爆发。
中国的电力企业正在经历全行业的普遍亏损,涉及火电、水电、核电和新能源,这种情况是此前从未发生过的。
4月7日,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电联)公布信息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受到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以及煤价上涨、财务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电力企业的利润水平大幅下降:其中规模以上的电力企业亏损面高达41%,累计的亏损达到1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8%,发电企业亏损占行业亏损总额的69.55%。另外,由于煤价大幅上涨,导致火电企业利润仅为25.49亿元,同比下降了75.39%。
罕见的全行业亏损使得电力企业再度将目光转向煤电联动。不过业内专家纷纷预计,在高达8%的通货膨胀水平下,第三次煤电联动可能会继续推迟。
发电成本增加
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改委相继公布消息宣称,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实现利润3482亿元,同比增长16.5%,大幅下滑20.2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利润下降达61%。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电力企业同比下降61%的数据中包括电网公司利润,如果扣除该影响,预计电力企业的利润下降幅度还会更大。"国泰君安电力行业分析师王威表示。
此后,中电联发布《2008年1-2月份电力工业经济利润情况简要分析》报告显示,1-2月份,电力企业亏损企业明显增加,进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电力企业4773家中就有1990家企业亏损。报告显示,在成本上升、收入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下,电力行业利润下滑十分明显。1-2月份,电力行业利润总额由2007年同期的216.10亿元下降到95.41亿元,同比下降了55.85%,低于煤炭行业利润增速(66.8%)122.85个百分点。由于煤价大幅上涨,导致火电企业利润仅为25.49亿元,同比下降了75.39%。
对于亏损原因,中电联的解释是:第一是电煤价格上涨过快;第二是电力主营业务成本的增长率要比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高2.86个百分点,发电量增长的部分还不够抵消成本增长;第三个因素是由于财务利息税等费用增长过快。
来自国家电监会的一份统计报告则显示,由于第三轮煤电联动迟迟未能启动,目前煤价的上涨不断蚕食着火电企业的利润。
"煤(市场煤)电(计划电)价格倒挂是电力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本因。"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2007年以来,我国的电煤供应日趋紧张。特别是2008年1月12日以来,南方大面积雨雪灾害发生后,多年来积累的电煤供应矛盾终于爆发。
根据多年的经验数据和我国的电力结构分析,国家每年生产的原煤用于火力发电的比例不得低于60%。电监会报告预测,2008年全国电煤需要量将超过14亿吨,否则,电力用煤就会发生短缺。按照目前煤炭的产量和库存分析,可以估算出我国的电煤供应缺口为2.5亿至3亿吨。如果考虑石化、钢铁、煤炭深加工和出口对煤炭的需求,全国煤炭的供需形势将变得十分严峻。
与此同时,2003年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后,国家逐渐放开了发电用煤价格。2006年,国家又取消了对重点电煤合同的政府指导价,让电煤价格完全由市场调节。
随着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陆续投资新建了一大批重化工业、高耗能企业,既扩大了电力的需求,又造成全国对煤炭的供不应求。因此,电煤价格一路攀升,涨幅每年都在10%左右。
据电监会统计,全国电煤的平均价格(车板价,不含运输费用)2002年是167元/吨,2003年为253元/吨,2005年270元/吨,2006年为281元/吨,2007年又上升到304元/吨,上涨幅度达到8%,影响发电企业2007年增加燃料成本29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