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资讯行业资讯→新闻
    


中国制造产业的“围城”


cye.com.cn 时间:2008-5-21 15:55:03 来源:新京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VCD产业是我国制造产业的一个缩影,这个缩影让我们沉痛。在制造业转型的今天,能否突破制造业丧失自主知识产权恶性竞争的轮回?VCD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奇迹。1993年数字电视视盘技术标准刚问世,9月,留美学者姜万勐、孙燕生将其应用到音像新产品上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VCD,并斥资在安徽建立万燕(Wyai)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打破了东亚“燕阵式”电子工业模式,开创中国之路。

  缺乏有效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结果是产业先驱成为先烈,万燕研发与广告花费两千万美元,却被他人坐享其成。到1998年,VCD已经成为作坊企业的典型产品。泥沙俱下,企业惟一的竞争招术就是打广告与降价。广告“标王”,表面上风光一时,实际上却在进行胜利大逃亡。

  这形成了恶性循环,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无门槛行业,由于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技术更新成为奢望;无法得到起码的利润,所有的企业全部丧失生机;没有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电子工业部关于减少广告、增加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的倡议无疾而终。结果可想而知,劣质企业淘汰有技术、有品牌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丧失了起码的科研经费,当价格战打到极致,行业也就走到了尽头。

  VCD行业的没落形象地诠释了中国制造业自主知识产权与品牌企业的没落。VCD昙花一现,迅速退出电子产品舞台,大家奉行技术上的拿来主义,以为可以安享国外的DVD技术成果。

  这显然是梦想,很快国内生产厂家尝到苦头,当国外企业开始收取高昂的技术专利费用时,一台出口售价32美元的DVD产品,留给中国制造企业的就只有1美元,除去人工成本等所剩无几。由于没有核心技术与国际销售渠道,缺乏定价权,企业只能停止出口转向贴牌生产,成为拴在国外大企业身上的一根盲肠,我们拼的是低价的资源、人力成本,背负着输出世界性通缩的骂名。

  这是中国制造业的典型围城之路。突破围城需要付出代价,目前我们正在经过痛苦的转型期,人民币汇率在上升,苏州等引资标兵地区的政府不再以引资为能事,转而鼓励企业转型,进行技术创新创立品牌,提升附加值。

  值得警惕的是,从VCD行业的没落,可以看出制造业日趋低下绝不仅仅是企业眼界的问题,而是一连串问题绘成的一个低等生态链:货币压低了中国资源价格;法律保护不力打击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上游资源的垄断加剧下游制造企业的无序竞争。

  如果说以往徘徊于低端产业链还有就业、职工素质等方面的原因,不得不然;那么,无论目前的国际形势还是国内价格失衡,已经无法允许中国经济维持原有模式———制造业须成为首当其冲的转型者。

  为保证转型顺利,不至于付出惨重的成本,保护国内知识产权、成立行业自律组织、降低普通企业的融资成本,应该成为当务之急。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第十届金手指网络奖征集中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