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3000万元将用于其他四川灾区的重建工作,包括:其中的1900万元用于深圳市对口支援的什邡镇的临时安置板房;向成都市下属彭州市白鹿镇、都江堰市向峨乡捐建避难及政务中心,拟支出约1000万元;200万元作为预留款。
公司管理层除参与员工捐款外,另专项捐款1000万元,除用于支付股东大会前已实施的救灾行动费用外,其余部分将用于未来赈灾支出。
会上,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张继文粗略地介绍了目前灾区城市建筑所暴露的问题。他表示,最令人寒心的是学校,受损强度比住宅还严重。万科已向政府提交了建筑受损程度等相关报告,并将逐步实现援建计划:6月14日-15日,万科开始检查修缮万科成都项目;6月16日-25日,协同政府及权威部门评估鉴定成都周边城市建筑受损程度;6月26日-28日,评估、鉴定成都遵道镇各建筑受损情况。
不回收任何成本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万科集团总部向灾区捐款200万元,万科员工捐款合计20万元左右。 而就是这220万元的捐款,让万科及王石在全国人民爱心涌动,企业界动辄千万、上亿元的捐款面前成为被质疑的对象。
面对网友的指责,王石5月15日在博客中回应说:“200万元是个适当的数额”,并称其公司“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王石的强硬表态和“10元之说”,很快在网上掀起声讨浪潮,很多网友认为万科“没有负担起企业责任”、“万科在我们心中一落千丈”。而在资本市场,万科A(000002)也从15日的22.99元下跌至26日的18.7元。
直至5月21日,万科再次披露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决定出资1亿元参与震区的临时安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目前已选定四川绵竹市遵道镇为重点。公司强调,该工作为纯公益性质,不涉及任何商业性(包括微利项目)的开发,费用将在未来3-5年内,根据实际需要逐年支出。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人把万科的做法解读为不敌压力为自己“正名”,认为万科“想拯救的不是灾区,而是社会对自己的信任危机”。
万科1亿元的追加投资立刻引来一片质疑之声。没有盈利,却未说不要收回成本;况且,以公益开发的名义,可以享受许多税收政策优惠,能够抵扣2500万元所得税,实际上万科只要投入7500万元,就可以完成1亿元的名义投资。这和一般的企业先行垫资拿到建设工程,没有实质区别。
面对这些质疑,昨天万科集团在其股东大会后终于作出明确回应,表示公司此次拟支出人民币1亿元,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临时安置、灾后恢复与援建工作,为完全无偿的公益性质,不获取任何直接与间接的经济回报,不回收任何成本;万科不考虑在遵道镇乃至整个绵竹市开展商品住宅、旅游开发或其他任何内容的商业投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