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大动干戈造就机会
cye.com.cn
时间:2008-6-17 15:55:12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董军 我来说两句 |
|
|
裁员8900人,运营成本下降1%,所有业务都实现均衡增长。一份漂亮的财季报告,让华尔街对戴尔恢复了些许的信心。迈克尔·戴尔本人复出一年后,终于把戴尔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2008年5月29日,戴尔公布了其第一财季的业绩,第一财季公司的利润和销售均超过了华尔街预期。戴尔在截至5月2日的第一财季利润增长了3.7%,达7.84亿美元,每股收益为38美分,而华尔街的预期为每股收益34美分。除了财务数字的变化,全球13000家零售店和16000家商业合作伙伴,是戴尔下一步增长的动力。
迈克尔·戴尔不仅要止住颓势,更希望上演“王者归来”。而变革,在每一个细节的变革,都是戴尔必需的工具。在大量采访后,感觉戴尔正在从一家保守、固执、求稳的公司,成为一家创新、冒险、求变的公司。
戴尔的变化有两个主线:一是在各个环节降低成本,二是通过五大战略扩大销售和市场份额(五大战略是笔记本市场、中小企业市场、新兴市场、消费者市场、企业级市场)。简言之就是“开源节流”,只不过戴尔做事都喜欢做到极端,无论开源还是节流。比如,在目前这五大战略市场,戴尔都没有成为市场的第一,而它的目标就是以高于业界平均增长速度成为市场领导者。
戴尔为扭转颓势所做的变化很大也很快,现在看来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但过快的变化使戴尔成为一个机会主义者,也会让人担忧产生负面的影响。比如,在设计方面大胆突破,且把产品线拉长,全面覆盖所有的用户群,会不会让戴尔的产品形象变得模糊或是产品线之间相互重叠?
戴尔首席财务官Donald Carty在发布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时说:“我们的企业文化就是为了公司的生存每天削减成本。”这句几近偏激的话,不由得让人想起戴尔对直接模式的迷恋以及正是这种迷恋所导致的公司业绩增长放缓。如今如果一味追求削减成本,会不会由于偏执导致另一个失误?戴尔千方百计所做的压缩成本,会不会导致公司出现短视,为短期效益砍掉一些对未来有益的环节?
为了重返王者之位,戴尔不再固执,对曾经被戴尔人视作宗教的“直接模式”做出改变,这确实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现在被戴尔视为文化的“削减成本”是否也应做出适当的让步,为戴尔更长远的发展、为戴尔的真正复兴做一些变化呢?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