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10年 没见过芯片生意如此难做
北京中关村一芯片经销商向本报记者大倒苦水:市场萧条,零售量不及去年一半
夏至后的北京,室外气温接近30度,但北京一家科技有限公司的芯片事业部主管屠其俊却察觉到阵阵寒意。
屠其俊在北京中关村销售电脑芯片整整10年,卖场里的顾客星星点点的景象他还是第一次看到。由于销售不景气,屠其俊尝试过降价促销售,但很快他就发现,大家都在降价以维持正在紧缩的市场。“但是很奇怪,其他商品都在涨价,唯独IT产品降价,但就是没有人来买。”
“IT市场萧条,这恐怕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有关。”屠其俊说。
零售量不足去年一半
北京中关村一直被业内誉为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电子元器件市场。1998年,屠其俊费尽周折在这里安营扎寨,做起芯片销售的生意。
屠其俊还记得,在以前,随便跑一单货,就能赚50元;就在去年,每天都最少可以出500片电脑芯片。
但是,曾经的辉煌让如今的屠其俊望尘莫及,日销售不足200片的业绩让他度日如年。“你看看,现在卖场里,除了经销商就是经销商,哪还有什么买家。坦白说,现在我们从上游商家那里拿货,能加上5块钱卖就很不错了。”
实际上,从2008年以来,中关村的经销商们就普遍反映生意难做。这不仅仅反映在屠其俊一个人身上。和同行聊天时,屠其俊就听到有人说,“今天的货挂了一天,又是一个白板。”
中关村的电子产品销售大军中,排名最小的就是各大卖场中的小商户,之后是各厂家的二级经销商、一级经销商。屠其俊属于二级经销商,当他需要货源时,会向一级经销商购买产品。
由于目前市场购买能力低下,普通商户卖不出商品,屠其俊也面临供大于求的紧张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