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购物的未“卖大米”
cye.com.cn
时间:2008-6-30 10:04:12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姜蓉 我来说两句 |
|
 |
|
电视购物的未来:在电视上卖大米 某电视购物从业者陈某到医院去看病,医生问:“从事什么职业,”对方答:“电视购物行业。”医生露出鄙夷神色道:“干点什么不好,要干电视购物。”那语气似乎在说“干点什么不好,要去当小偷”。电视购物行业经过几年发展,已经高度透支了人们的信任度。
卫视购物走向没落
由于电视购物行业已经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现实,电视购物负面报道越来越多,消费者日趋理性,广告的进线率也在直线下降,加上信息透明的时代,新奇特的产品越来越难找。传统的电视购物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我基本上不看好卫视购物的发展。”蜥蜴团队老总何坊表示。他这样的判断有两条理由,一是卫视购物寄生于媒体的模式,而媒体的购买价格水涨船高,二是目前能引起销售狂潮的产品越来越少。亚太电视购物协会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陈霄给了这样一个数据:2004年卫视的垃圾时段一般在1500元/分钟~2000元/分钟之间,而现在,江苏卫视、安徽卫视等已经涨到了5000元/分钟,一档广告如果是10分钟,那就是5万元,而这5万元之外,还要将广告片制作费用摊入成本,如果10分钟广告时间段,没有1000条进线,基本上就处于赔钱状态。做电视购物企业已经养成了赚快钱的习惯,赚慢了都不能忍受,更加不能忍受赔钱。
不过,橡果、七星等品牌电视购物公司有两个优势,一是有资金优势,可以大批量采买电视时间,他们本身对于电视台就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媒体投放成本相对较低。其地面经销商网络优势较大,地面销售平摊了电视购物销售的成本。
九橙世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温承宇原来曾供职于七星购物,他说在卫视购物,找到好产品是个关键,目前七星压力也比较大,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差异化,各种品类目前都趋向于饱和。目前消费者趋于理性,做单一产品风险比较大,电视购物公司将产品做成产品群是一个生存的方式,七星目前趋向于做会员制,对于客户价值进行再挖掘,形成多次购买。将电视购物做成一个融合地面、网络和电视的一个平台。温承宇认为,平台经济是要整合多种资源,上游是媒体资源、产品资源,下游是经销商资源、资本、运营团队。最终考验企业的是管理能力,品类结构、成本控制、消费者研究、团队激励,这些将都成为电视购物公司的管理课题。
在电视上卖大米
“我最大的愿望是在电视上卖大米。”陈霄说,从事电视购物多年,他认为这不应该是一个靠着新奇特的产品和概念炒作生存的行业。韩国、日本都是电视购物发达的国家,在与一个韩国同行交流时,他了解到,目前在韩国电视购物里卖的最好的是一种类似于中国烤鸭的食品。在韩国,电视购物里卖的都是大米、泡菜等普通产品,而且这些产品比超市还便宜。陈霄说,日本的电视频段价格也比较贵,但是一个名主再春堂的美容产品,可以在电视购物里边销售20年,其电视购物已经完全甩开了持续购买。
像橡果、七星尽管仍然是卫视广告占主导,但是产品结构、销售网络已经不再单一。在橡果的网站上,也可看到电动剃须刀等非常普通的产品。目前,国内许多地方频道也开始引进了家庭购物模式,将电视购物做成一个电视购物平台,家居用品、电器都会在电视上出现。不过,像湖南“快乐购”等家庭购物都是电视媒体引进资金、物流自己经营。
“告别暴利时代,想做长久,就要先赔钱,”陈霄认为,家庭购物的成长将使电视购物真正开始黄金期,这种以电视台的专门购物频道为平台,24小时不间断地以直播或录播的方式播出商品信息,虽然这种频道为了有别于传统的电视直销称为“家庭购物”,实际上还是电视购物的新兴模式,而这种模式目前正在各地方频道出现。这种新业态将洗牌整个电视购物行业。在理性回归下,在电视上卖大米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而渠道乱象也会在告别暴利后归于顺畅。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