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体夭折
对民营油商而言,外资重组与抱团自救曾是他们想象中的救命稻草。但赵友山10月13日在电话里明确的向记者表示,“这些都没戏了。”
从2006年开始,业界就已多次传出国内民营油企因缺乏稳定油源欲打包出售的消息,而BP、壳牌等跨国石油公司代表的面孔也频频出现在一些民营油企的内部会议上。
在2007年6月举行的亚太石油商大会上,来自辽宁、广东、浙江等地的29家民营油企与壳牌、BP、SK等外资公司进行了洽谈,并确定了民营油企以省份为单位捆绑出售给外资公司的可能性。
在2007年的石油流通论坛上,牵头打包出售的辽宁盘锦兴隆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顺杰曾对媒体表示,20多个加油站已卖给道达尔,这一出售还包括一些批发企业。
“国外企业是想要进来。但在政策限制之外,民企还普遍存在欠债问题,最多的欠了几个亿。在尽职调查后,外资公司觉得重组可以,但不愿负责民企原来的庞大债务,这显然让民企无法接受,事情也就没法再进行下去。”赵友山说。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4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