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特许经营中的欺诈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商业特许经营企业维权会议间隙,作为会议主办方的中国商业联合会特许培训部主任缑庆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忧心忡忡地表示。
据他介绍,特许经营目前正被一些人当成了“圈钱”的手段,致使很多有创业冲动的投资者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以北京为例,目前从事特许经营假项目的不良企业就达1000多家,每年涉案金额高达几百亿元。
被异化的商业模式
被誉为“21世纪最成功的商业克隆模式”的特许经营,自上世纪80年代末进入我国以后,凭借其扩张快、低成本、高效率等优点获得了快速的成长。据统计,目前我国特许连锁项目已达12000余个,涉及75个行业,经济总量达3000万亿,已成为我国繁荣中小企业、扩大再就业和促进商贸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特许经营这一种很好的商业模式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甚至出现了被‘异化’的现象。”缑庆春对记者说。
缑庆春将这些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特许经营的规模、管理程度与国际上发达的特许经营模式有很大的差距;二是特许经营行业的欺诈现象越来越严重,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不稳定;三是特许经营行业的法律不够完善及行政执法效果不够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