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那是最后一班车。”曾经主导过搜狐上市的古永锵回忆说,“2000年7月的时候,韩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是排在搜狐后面准备上市的,他们和搜狐用了同一家投资银行,但最终因为晚了半拍而被挡在NASDAQ门外。视频网站和门户网站当初的历史很相似,2006年中国视频网站崛起,2008年产生寡头并迎来资本市场的关闭。所以在2010年我们再回过头看的话,能熬过这个冬天的,才有机会成为巨人。”
古永锵认为,尽管在视频领域内,“有两家巨头已经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但“要想熬过冬天只有资金是不够的,这个冬天会很冷很漫长,好身体、厚衣服、勤锻炼,少一样都不行。”
“这种环境下所有的价值链都会加速。巴菲特说潮退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如果外面是夏天,身体不好就算不穿衣服还可以生存,但是冬天就不行了。同样的条件下,资本层面出现问题,公司业务和人才层面也会出现问题。半年后,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
■记者手记
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中国互联网就充满了神话的意味。无论是早年间的三大门户,还是随后的百度、阿里巴巴,最辉煌的一瞬间莫过于成功IPO的那一刻。
这些公司都善于创造型号不一档次各异的富翁。更关键的是,并不是总裁副总裁这样遥远得稍微有点不可企及的人物才有机会一夜暴富,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也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身价百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