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解释了为何移动互联网推出后,面临流量大增却难以赢利的根本问题。因为,在当前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当中,一直以来的使用习惯就是“免费”二字。指望这些人群为移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收费”动力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布局这些年轻人群能够为未来“圈地”,但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迁移什么时候能够实现?3年还是5年?业界要做的仅仅是等待用户成长到社会主流的那一天吗?
流量怎么变收入?
这个问题从各个免费WAP网站的流量不断超出“官方网站”移动梦网的时代就存在。卓望公司的这位专家告诉记者,从免费WAP兴起后,移动运营商最苦恼的问题就在于,这些免费WPA产生的流量迅速超越了移动梦网,甚至一度达到70%—80%的份额。
其实,那些流量飚升的互联网公司也在苦恼,迅猛增长的流量并不能带来收入,虽然带来了广泛的用户,但成本的压力不断增加。对此,空中网CEO王雷雷明确表示,不能带来收入的流量就是“垃圾流量”,对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说是一种“负担”,因此他现在把空中网的战略目标放到了手机游戏、手机音乐、移动社区方面。他期望每一个用户带来的流量最后都能够用收益体现出来。
移动互联网会照搬互联网模式吗?
这个问题曾经存在争议,但到了3G时代,这个问题在基本概念层有了一致的认识: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互联网。不过在实际操作层,分歧依旧存在:移动互联网是必须独立发展出一套新模式,还是可以借鉴互联网的部分经验,在不同阶段参考互联网的某些成功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