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店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微利行业。
有评论说,民营终端渠道的困境并不表明民营出版的艰难,相反,当当网畅销榜几乎每个时段的前10名都有超过一半是民营出版商的作品。出版方与销售方是天然的对弈,在这一方面,催帐也并不手软。第三极书局总经理曾在采访中表示,在他看来,当当、卓越的电子商务模式过时了,王府井、中关村图书大厦的大而全的模式已无法复制。第三极要做的是在传统零售业和互联网之间找一条融合的渠道。
出版行业也正面临新的抉择。
相对于传统出版机构的分散式布局,数字出版产业集中度很高。据悉,当前五大电子书出版商已经占据了全国电子书市场90%以上的份额,拥有数百万的图书资源,具有极强的消费主导性。传统的数字出版行业是个分散的产业,而这些真正掌握着大量优质资源的出版机构在面对数字图书这种全新的产品形态时不免困惑:一是如何保证图书产品在互联网上流传的安全性,二是销售渠道在哪,如何形成新的赢利模式?
“发展数字出版首先解决数字传播渠道的问题,从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看,大平台解决的是流通问题,我国有500多家出版社,每年生产27万册图书,内容资源非常丰富,关键是打通各种数字流通渠道。另外,平台服务方式是重要的商业模式,平台服务是整个数字出版产业链重要环节是枢纽桥梁,解决海量的信息,怎么样让人们快速找到有关信息,只有快速找到对读者有用的信息,才能成功,我们希望番薯网与更多的出版企业和相关技术企业合作,创立更加开放,互利互赢的合作机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季守利说。
“未来,我们这些传统出版商也要大展拳脚了。”万榕书业总经理路金波说。在番薯网发布中文图书全文搜索引擎当天,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万榕书业等多家国内出版机构就与其签署战略协议,过百家出版机构资源合作伙伴纷纷与番薯网洽谈进一步合作。
数字出版要求:出版内容数字化、有向用户提供数字化内容的技术手段和通道、有与用户交换数字产品的交易手段。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渠道谁来搭建?“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出版机构把内容给我们,我们帮助他们在互联网上做营销,反过来,番薯网的技术和模式对很多出版社非常有吸引力,在交流中我们发现,出版商希望,在数字出版的前端,能够有一个类似番薯网的平台,番薯网会为出版机构提供技术方面的解决方案和服务,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商业模式。番薯网推出的是“云阅读”平台,将来会看到,番薯网是一个很大云,合作商和我们的合作,是小云,我们的技术对上游的出版机构是有力的支撑。”据番薯网CEO赵舸透露,番薯网可以销售的正版数字图书已经达到了60万册,本次推出的搜索引擎可以提供首批10万册,接下来将增至60万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