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一线PC厂商,其他国内PC厂家的商业模式基本都是亚健康的。”长城电脑一位内部人士指出,有些厂家为了迎合英特尔每年都发布的新品,甚至产品都是亏损销售,赚取的是市场广告推广基金以及获得贩卖CPU水货机会,“贩卖CPU利润占PC厂家总体利润比重,有时会超过三成,如再加上市场广告推广基金,基本构成其年底总利润的来源”。
“这已经成为国内绝大部分PC厂家的生存之道,最终也导致了国内PC厂家市场竞争越来越弱。”上述内部人士说。
毛骏飙指出,由于市场处绝对垄断地位,英特尔拥有绝对的CPU定价权。而对待Local OEM级客户的商业模式就是:原本成本是20美元的东西,英特尔却一定要卖60美元的价格,当厂家把60美元的货款给了英特尔后,英特尔再拿出20美元,根据Local OEM客户的忠诚度进行不同的“赏赐”。
PC上市公司尴尬
或许从PC上市公司这几年的业绩数据变化情况,更能体现出国内PC厂家的尴尬。
从2007年到2009年,七喜控股计算机整机收入分别是16.86亿元、8.03亿元和5.9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也由2007年的56%降到了2009年的30%,七喜控股的盈利状况也由盈利5232万元到亏损6821万元。
长城电脑一位中层指出,这两年英特尔已经逐步减少了市场广告推广基金,很多中低端CPU都没有广告返点补偿。而七喜控股的业绩下滑,应该与此有关。
如果说七喜控股的电脑业绩大幅萎缩还是个案,长城电脑、方正科技和同方股份的电脑业务走势就基本说明了问题的所在。
2007年长城电脑的电脑及外设(包括显示器业务)收入为39.94亿元,2008年长城电脑的电脑及外设收入为36.76亿元;方正科技的电脑及相关产品收入也不稳定,2007年77.14亿元,2008年61.13亿元,2009年则为64.94亿元;同方股份的计算机收入也如此,这三年分别是44.14亿元、35.89亿元与42.56亿元。
但是,方正科技在财报中表示,2008年中国PC出货量相比2007年增长了8%,长城电脑、方正科技和同方股份的电脑业务却不约而同地同比减少。而2009年中国PC市场台式机出货量与2008年持平,笔记本出货量增长了42%,但方正科技和同方股份的电脑业务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中国PC市场平均增长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