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招标就在两日后?
“28日,我们了解到,谷歌收回这些资质是要再招标,而且就定在9月30日!”江苏福网董事长钱京说,“还有两天,生意就要被卖了,我们还被蒙在鼓里。如果是公开招标,怎么不通知到所有代理商呢?”
樊美勇认为,谷歌在策划一场要避开他们的 “阴谋”,“9月26日还发邮件通知我们做一个新产品,还跟我说路演的事,路演就是Google大型客户见面会,定好了11月2日杭州站由我们负责。现在看来,他们是想稳住我。”
让代理商们疑惑的还不止这些。“有两家公司前几天都收到谷歌通过邮件发的业绩整改通知,却又出现在这次招标里,这是什么道理?”
这几家代理商认为,从法律角度看,谷歌这一做法也站不住脚。据他们称,这7家都在2009年底与谷歌中国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合同,从2009年12月31日开始执行。
齐称背后有“阴谋”
樊美勇透露,27日当晚,和他平日联系的谷歌对口人员,给他的解释也只有“渠道调整”4个字。28日清晨,经过一番措辞考虑,他发送了一份邮件给谷歌大中华区总裁刘允,但未见回应。当日下午,他打通了刘允的电话,刘允表示没有收到邮件,因为在国外出差,不了解情况。29日中午,樊美勇再次拨通刘允的电话,不料刘允直接挂了电话。
“没有沟通,没有交代,我们只好自己讨说法了。”7大代理商相约在29日下午一起去谷歌上海公司要求解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40多人口号都喊到哑了,谷歌也没有正式回复。
“对不起,我们上海公司没人有这个权限。我们在跟上级联络。”一名谷歌员工对记者表示。
7家代理商集体讨论后,认为一定有利益驱使,“中国区的高层蒙蔽了美国总部的老总。”他们的理由是,浙江、江苏向来是谷歌中国业务最肥沃的地区,每年贡献超过40%的业绩,2009年销售额约1.5亿元,“谁能得到当地的代理权,也就意味着要发大财了”。
重新招标,就意味着利益重新分配。“我们不怕竞争,怕就怕不公平公开,有猫腻。”扬州鼎捷的董事长蔡成委回忆说,“2010年4月江苏地区招标,我们出价300万元,是最高的,结果被当时出价最低的一家公司抢走了,他们才40万元,并且我听说到现在还一分钱都没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