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日,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煤矿420米井下放置了救生舱。图/CFP 国内打响救生舱市场争夺战 厂家生产热情高却苦于无标准 井下救生舱生产标准年内出台 近日,国内多家救生舱厂商展开争夺战——纷纷宣称自己的产品是“国内首台”。 巨大的热情究竟从何而来?去年10月,智利33名矿工的成功获救震撼世界,井下避难所成热议的话题。此前,我国也要求完善煤矿安全避险系统。安监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救生舱的建设将是我国矿山企业的重中之重。 智利救援助推了民间和官方对于井下救生舱的关注。 然而,被大声呼吁的井下避难所在国内正经历着困惑。厂家生产救生舱的热情很高,却苦于国家层面没有明确的产品标准;有关部门制定的救生舱标准已数易其稿,内容也引发多方讨论甚至争论。包括救生舱生产标准在内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定将于今年出台。 ■热情 “首台”救生舱的争夺 国内救生舱生产厂家陷入一场“首台救生舱”争夺大战。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首台”、“救生舱”等字眼,有关救生舱的不少新闻被冠名“首台”:首台救生舱可容纳10人避险、中国首台矿用救生舱入井试用…… 随着一轮接一轮的“首台”报道,读者不免迷惑:为什么会出现多个“首台”? 美国等发达国家救生舱生产厂家只有一两家,而目前国内已经生产出产品的厂家就有20多家,参与研发的30多家不止。并且还有越来越多的厂家对救生舱生产产生兴趣,加入研发队伍。 这股强大的救生舱研发、生产热情到底从何而来? ■探因 千亿蛋糕成热情之源 今年7月,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在3年之内完成“六大系统”安装,具体包括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等。救生舱的生产是其中紧急避险系统中的重要技术装备。 随后,国家安监总局也下发通知,其中一项要求“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10月,智利33名矿工的成功获救震撼了世界,井下避难所的呼吁成为热议的话题。国家安监总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救生舱的建设将是我国矿山企业的重中之重。 智利救援助推了民间和官方对于井下救生舱的关注。 “一大批煤矿觉得花一大笔钱建井下避难设施,平时闲着,作用不大。智利救援让他们看到了这个东西是有用的。”一位业内人士说。由于救生舱是井下主要避险设施,业内专家估计,这块蛋糕大约上千亿。 ■问题 急需出台统一标准 巨大的商机燃起生产厂家的热情,他们纷纷投身于此,却一度陷入茫然。 某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救生舱研发技术人员道出目前厂家最大的困境:苦于国家层面没有明确的产品标准。 一般情况下,国家认证都是有了明确的产品标准,生产厂家根据这一标准进行生产,然后有关部门组织评审、认证。但救生舱领域尚没有明确的标准。 这位技术人员介绍,现在救生舱生产领域,生产厂家只能根据国家不同部门现有的一些笼统的规定,自由发挥,制定自身的企业标准。然后进行各种实验,找资深专家论证。由专家出具意见,向认证部门进行推荐。 东北一位生产厂家负责人说,由于企业急于知道国家的标准,还被骗子公司钻了空子。骗子打着国家某单位的名义办学习班,声称能够对国家的标准进行解读,很多企业都上了当。 这位负责人说,更严重的是,由于目前国家没有行业准入标准,一些小厂看到有利可图,在不具备研发能力的情况下硬着头皮上项目,生产出来以后为了抢占市场,不顾国家矿用产品下井必须经过安标认证的规定,先行以价格等优势违规在部分地区的煤矿下井。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