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困惑
新上任的百思买全球副总裁王健上周指出,百思买的经营模式特点是高成本,高成本需要高销售和高毛利润率的支持,但这种模式对目前的中国市场而言,有点超前了,即便在消费指数较高的上海,也有不少用户是价格敏感型。
初入中国,百思买采用的是少门店高成本运作模式,想以自己最为骄傲的服务模式,即以服务、选购体验来增加附加值的做法吸引中国消费者,但事实证明,这些举措还不能激发对价格敏感的中国消费者最终的购买行为,因此难以提高其销售额。
顾天平认为,百思买其实对中国市场还是非常生疏的,不了解中国消费者,他们始终沿袭以“服务为主”的理念和方式,但“服务是要收费的”!然而,在中国人眼中只要购买了厂家的产品之后,之后的例如上门安装、售后使用辅导等服务都应该是免费的。
另外,中国消费者习惯在与导购员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讨价还价”,比如延长保修期、赠送其他的相关产品等等,而这些都是他们在百思买店里无法得到的“服务”。
甚至外界有观点认为,百思买“关而不退”的做法也不太能让中国消费者接受,从而造成恐慌。外界有观点认为,既然百思买不是退出中国市场,那为何不保留其在徐家汇地区的自有门店,而非要作出一下子关闭全部门店的极端举动?
宋大卫坦承,百思买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作出关闭全部门店的决策,当时也有保留一家门店的声音,但国外的领导者认为,留一家门店其实与留八家门店所耗费的资源是一样的,既然已经证明百思买品牌的大店模式在中国行不通,那么不如全部关掉,这样的方式更容易操作,集团也可以更有效地分配资源,好一次性回笼资金将其分配到更具盈利性的业务中。
“今年百思买会在中国探索新模式、新品牌和新的业态,会在适当的时候以新模式重开1-2家百思买品牌的门店。” 但宋大卫表示,新模式尚未确定。宋大卫说,他已经在中国工作了6年,深知任何一家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之路都不是那么容易,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了解中国市场,需要克服很多挑战,而其中的关键是一定要本土化,如果发现一些做法不符合本地情况,就要进行及时调整。
据宋大卫介绍,目前,百思买考虑将在中国尝试新模式(电子商务)、新业态(如手机小店,该方案尚在评估中),以及重点发展五星电器这一新品牌,已经明确今年将在中国新开40-50家五星电器门店。
顾天平指出,百思买之前中国市场的战略定位有些摇摆,既不想放弃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市场,又不坚决地进入中国的三、四级城市和乡镇市场,所以就不可能有适合这些市场好的战略与策略。
放眼未来,顾天平分析,百思买必须能准确定位自己的市场,在目标市场中做强做大,在忍受初期发展进度慢、亏损不断的状态的同时,坚持在一、二线市场的发展战略目标,最终走出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发展道路。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