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中出山是利益结合的产物 **********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陈晓对去年6月的公开表态并不后悔,在他看来后来网上攻击他的舆论大部分都是被操纵的,他告诉本报记者,“他们在这方面雇佣了三家公关公司总投入超过6000万元,可以说是下了血本,而且有着自己策划好的传播节奏,最初我也不太理解为什么很多知名的管理学、经济学和媒体人士都站在他们那边说话,后来想想这背后的利益结合就不难理解了。”
同时他对有些政府部门这件事情的作用也有些不满,他直言,“一个罪犯还在外部发挥这么大的影响力,政府难道不知道?但他们最终选择了不干预。” **********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对张大中出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的选择,陈晓则很直接,他表示,“总比黄秀虹、邹晓春出任好,不过这背后有着利益的选择。”
陈晓透露,“外界都在说我与张大中有很大的矛盾,我跟他在2007年没有多少矛盾,我们的矛盾就在大中电器的价格上,当时苏宁电器只给出了18亿元的收购价格,我给到28亿元已经很考虑多年的交情了,因为即便大中IPO上市的市值也不可能达到这一数字,但是黄光裕最后给了36亿元,这背后难道仅仅是为企业考虑吗?当然不是,今天张大中出来救急已经说明了当时的问题。”
而对于国美电器管理层可能出现的动荡,陈晓则表示,“这些高管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打算和职业规划,这是很正常的,我也希望国美电器的管理层保持相对稳定,但可能很难。”
在去年国美内战时很多高管选择站到了陈晓一边,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一位接近陈晓的人士表示,“虽然8月12日这些高管出来面对媒体,这都是在陈晓多次劝说下才出来的,当时说主要是介绍历史问题,但当天上午副总裁李俊涛依旧试图以出差为由拒绝见面,而在媒体报道高管倒戈的新闻后,很多高管都私下打电话给大股东方面解释问题。”
显然每位高管都试图在两者争夺的罅隙间找到生存空间,王俊洲、魏秋立则一直没有与媒体见面,而对于当时新闻稿中关于王俊洲支持陈晓的言语见报后,王甚至大发雷霆。
如今大部分高管选择留任,陈晓对此表示理解。因为在黄光裕出事前,他与王俊洲等高管的关系也非常紧张,而真正让这些高管当时与他站到一起的,正是黄光裕让黄秀虹或者邹晓春出任董事局主席的建议,以及黄家抛出的“苏宁赶超国美是管理层的策略失误导致”,这让在国美最困难时期坚持下来的高管不满。
国美走入误区? **********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陈晓选择了离开,但由其引入的贝恩投资却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陈晓表示,“虽然他(贝恩投资竺稼)现在到处说不会退出,但问题是贝恩投资如果退出其价格肯定要大跌,贝恩两年的投资基本上就没有收益,现在他是最难受的。” **********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在与本报记者的交流中他还透露出对这一行业的悲观态度,在他看来电器连锁行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
陈晓表示,“现在国美电器采取的是卖场经营模式,也就是卖场成为了一个不承担任何风险的收费场所,而供应商要进入国美电器就必须要承担巨额的费用,最终这些供应商为了业绩将不断增加的成本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这导致国美电器在商品价格上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各种渠道中最高的,同时对于供应商来说其费用也是最高的,这样的渠道必然会被淘汰。”
在陈晓看来,虽然国美电器经常以低价促销的方式来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但是实际上其销售价格都已经失去了以往的竞争优势,不仅比电子商务高,而且比其他的渠道都要高。 **********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