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洛杉矶时报援引了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到2015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或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
报告中有以下几个要点值得注意:
(1)中国网络消费者最喜爱到社交论坛网站查看产品介绍或推荐。
(2)去年,淘宝网的销售额占中国整个网络销售额的79%,不仅如此,淘宝的销售额比中国前五大门面零售商的销售总额还要多。
(3)中国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配套的物流服务与质量:在受访的4000多网民中,45%称他们担心自己购买的货品会在运输的过程中被调包成假货。
(4)中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一个原因是人们收入的增加及网民对网购的日益了解,另一个原因是门面零售商数量有限,目前仅有260座城市拥有大型门面零售店。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结果无论对阿里巴巴或腾讯这些直接与网购相关的网站,还是对百度(BIDU)这样通过广告而间接获益的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利好消息。不仅如此,那些已经上市或拟在未来几个月上市的中国新一代电子商务公司,譬如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当当网(DANG)和麦考林(MCOX)等也将在这场盛宴中分一杯羹。
但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行业背后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到的物流服务能否跟得上,中国目前尚不完善的物流服务有可能大幅度降低网民对网购的满意度。
近年中国的物流公司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口,这跟今天美国的物流服务仅为几家大公司所垄断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即便在1995年科技泡沫刚成形的时候,美国的物流服务系统也与中国今天的情况截然不同。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有五家全国性的物流服务公司。当你建立一家网店时,你的最大担忧是如何把你的网店向市场推广,如何吸引客户光临你的网店,如何让他们有足够的信任来购买你的产品,没有多少人会特别担心如何把订单上的货物成功地送到客户手中。人们都习惯性地认为联邦快递或UPS将会完好无损地把产品交到客户的手中。事实上,这些公司也做到了。
不过,物流服务并不是简单地把物品交给联邦快递或UPS,让他们寄送出去。上世纪90年代末期,许多美国科技公司就在物流上栽了跟头。例如曾经梦想成为全国性网络超市的WebVan,就因为需要花高昂的费用建造仓库或具有冷藏功能的配发中心及运输车队而陷入财政困境。对于WebVan而言,吸引客户不难,难的是他们无法让客户提升他们的平均消费,从而导致WebVan等公司最终无法承受高昂的物流费用。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