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运的生产流水线
虽然现在温州市打火机行业协会的注册会员企业仍有117家,但目前持续开工的仅为10余家。
从2002年起,“春风得意”的温州打火机行业开始遇到了CR法案、反倾销等国际贸易摩擦。按黄发静的说法,美国、欧盟CR法案的贸易壁垒,“每一次都让整个行业蜕了一层皮。”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需求萎缩,日本市场占了温州打火机出口市场的55%。因此,2010年12月17日正式实施的日本CR法案,给温州打火机行业又一记重创——实施仅一个月,打火机生产企业只剩100多家。
情况看似在2011年5月中旬出现转机——温州摩登工贸有限公司第一个拿到了日本CR通行证。此前半年,和众多温州打火机厂一样,摩登处于半停工状态,很多工人都离开了,工厂只能以生产烟灰缸等烟具边缘产品来支撑。总经理罗毅介绍,目前尽管连续接到日本JT、PM烟草公司等客商的订单,但由于日本市场打火机以礼品为主,本身价格就偏低,而CR的认证工序又需要增加更多的检验设备和工人,因此对企业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目前,拿到日本CR通行证的企业,除了摩登,只有日丰、特灵、东方、东大等为数寥寥的几家,仍有许多以日本贸易商为主要客户的企业遭遇“断粮”困境。
从事了3年打火机装搭工的张年君,现在开起了出租车。他说,打火机企业的形势一年不如一年,如今车间的生产线已从原先的3条剩到1条,工人也走了大半,“以前在打火机行业打工的老乡都纷纷改行。到2011年年底,正常生产的企业会更少。”不幸言中,早报记者在温州采访的一周中,几乎发动了所有熟人联系愿意接受采访的打火机企业,但是处处碰壁:“日子不好过,说的都是丧气话。”据了解,虽然现在温州市打火机行业协会的注册会员企业仍有117家,但目前持续开工的仅为10余家。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分析说,造成这一局面的,不仅是国际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动,温州打火机行业低技术、高同质化的现状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因素。他指出,温州打火机企业绝大多数以代工为主,在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低端,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有限,政府应该出手推动其加快技术升级,而现在的情况是,政府的想法似乎是“任其萎缩”。
越压越薄的利润空间
在2000年前后,温州打火机行业的利润至少在30%以上。但现在,即便像日丰这类有日本、欧洲市场稳定订单,境况相对较好的龙头企业,一年的利润也只有数百万元,行业平均利润仅3%~5%。
在2000年前后,温州打火机行业的利润至少在30%以上。据介绍,当时出厂价5-8元的打火机,利润可高达3元。但现在,即便像日丰这类有日本、欧洲市场稳定订单,境况相对较好的龙头企业,一年的利润也只有数百万元,行业平均利润仅3%~5%。温州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大虎认为,虽然温州打火机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依然存在,但企业的利润空间因为原材料、人工成本、信贷、汇率的上涨而被不断挤压。
这是一个残酷而冰冷的事实。不仅打火机行业,温州市经贸局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个月,温州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35家出口导向型企业销售产值同比(比上年同期)下降7%,利润同比下降30%左右。这些企业中亏损的占1/4多,仅三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行业平均利润率为3.1%,利润率超过5%的企业不到10家。
根据测算,《劳动法》颁布实施后,一个员工一年将增加1万元的费用,企业相当于增加了15%~20%的成本。这个数字已是近年来打火机行业平均利润的五六倍。而另一方面,一直变化的原材料价格、汇率也迫使企业有选择地接受订单,“如果订单量大,生产周期长,原材料、劳动力变化都不可预料,企业很有可能做亏本买卖。”黄发静说。
有资料表明,温州银行只与10%的中小企业发生借贷关系。而李中坚更是直言,打火机企业基本无法获得银行贷款,“银行非常务实,更青睐于所谓科技创新型和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他非常怀念前几年的金融环境,“以前接到进口商开出的信用证就可以从银行获贷,利息也比现在每月1分(即年化利息12%)低许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