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为了满足印度软件巨头韦布洛的需求,成都专门开通了成都至班加罗尔的国际航线。
与此同时,IBM、英特尔、中芯国际、仁宝、纬创、富士康等超大型电子企业入驻成都之后,其依赖航空运输的高附加值产品,产生了强大的机场货运市场需求。数据显示,去年成都机场航空货运量出现了暴发性飙升,1~8月,机场货邮吞吐量为29.85万吨,其中国际货运增长幅度高达100%。
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副主任陈斌介绍,自2003年英特尔入驻成都之后,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始出现突飞猛涨的格局。随后,包括富士康、仁宝、纬创等电子产品代工巨头的进入,成都国内国际货运量发生根本性转变。“从去年年底投产以来,仅富士康一家,每天航空货运量就已达到150吨。”
“最开始时,只有一个1000平方米的小仓库,做进出口的企业很少。到2007年,我们搬到空港货站,仓库面积扩大到近4000平方米。到去年,面积进一步扩大到2.5万平方米的新货站投入使用。现在还是不够用,目前新的场地已在动工修建。”戢凌称,以前送来的出口货物多为服装、鞋靴等低附加值产品,而现在则多为芯片、便携式电脑这样的高附加值电子产品。
成都海关的数据显示,去年1~9月,便携式电脑出口44.49亿美元。富士康等大型电子制造企业的大规模生产为当地民航货运带来了需求的极大增长。与成都航空运输数据节节攀升的境况鲜明不同的是,去年8月以来,全国民航月度主要生产指标中,除旅客周转量和旅客运输量保持个位数增长外,货邮周转量和货邮运输量都是负增长,而成都旅客运输和货邮运输以两位数和近两位数增长。
高效的政府效率和宜居城市
除此之外,成都市政府在对待这些世界500强落户成都时,表现出了强有力的执行效率。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彼时身为手机大佬的摩托罗拉就曾经考察过成都,但是这家IT巨头最终却与成都擦肩而过。
当时,参与竞争的主要有成都、乐山两市,成都虽有省会之优势,但因为满意于当地政府的积极态度,摩托罗拉最终接住了来自乐山市政府方面抛出的橄榄枝。
2000年,成都把信息产业提为“一号工程”,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产业突破口,成都市政府也开始了一系列的转型,并由此开始大力扶持集成电路、软件、信息安全等IT优势产业,并广泛吸引外来企业和民企加入,以迅速打造产业集群。
成都市多位政府官员在不同场合上称,“哪个城市都会给优惠,甚至能给得更多,但是产业基础、人才、投资的软硬环境,还有政府工作效率等,这才是跨国企业最重视的东西。”
在和英特尔长达2年多的接触中,一大批成都市乃至四川省政府官员,都一直以英特尔项目为“中心”,英特尔公司需要资料,用最短的时间准备好;有哪些地方不合国际惯例,马上修改重做;为了解决英特尔落户问题,经常一开会就召集计委、经贸委、财政、外经贸、国土资源、税务、质监、环保、工商、电力等30多个部门具体协调。
在和英特尔的接触中总结出来的各种经验,在之后和其他世界500强企业的接触中有着独有的优势。
当500强的IT公司们被成都引进之后,无论是这些公司的管理层还是从外省引进的技术人才,当他们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基本上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我现在非常喜欢成都的生活。”身为武汉人的白帆这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描述他目前在成都的生活,“自从公司落户成都之后,IT圈子里的人不少也来向我打听过成都的投资环境,对于成都的评级,如果有机会我都会向他们推荐成都,欢迎更多的IT企业入住成都。”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