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上个公办幼儿园比上大学都难。”这是大城市不少家长的共同感慨。
广州市政府昨日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深化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相关配套文件,内容包括提高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拿出机关幼儿园70%的学位面向社会电脑派位及明确禁收赞助费等。
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广州机关幼儿园将逐渐淡出学前教育体系,市教育局“正在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
机关幼儿园将被取消
机关幼儿园的存在早已备受争议。今年年初,就有媒体爆出,在2012年广州市部门预算中,8所机关幼儿园获得的财政预算资金为8349.82万元。财政独厚机关幼儿园的做法遭到了质疑。
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撰文指出,只要有机关幼儿园存在,财政就必定对机关幼儿园进行特殊补贴;而这样的幼儿园,也必然把机会首先给机关工作人员,在名额富裕时,才可能给“外人”。
在他看来,化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取消机关幼儿园、事业单位和行业举办幼儿园,统一转制为公办幼儿园,纳入教育部门管理,面向社会招生。广州此次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前进。
《广州市公办幼儿园招生工作意见》提出,教育部门办园、市属机关办园明年将拿出70%的比例面向社会电脑派位(或其他方式)招生,2014年这一比例达到80%,以后逐步增加直至2016年本届政府换届前不低于90%。
屈哨兵表示,2016年之前,将目前市属的机关幼儿园移交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并面向社会公开招生。
熊丙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广州这一做法表示认可,“这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他指出,现在普遍的情况是,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不够,在配置资源时方式也不正确,首先是资源不充足,然后是资源不均衡,前者导致入园难,后者导致入园贵。
公办幼儿园涨价应摊账本
广州还对公办幼儿园收费的标准进行了调整。以省一级全日制幼儿园为例,从此前的270元涨到了1050元。
屈哨兵表示,现行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已执行12年,教育局牵头会同物价局、财政局对广州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进行了调研。并对20所幼儿园近3年财务决算报表及账本票进行查核,基本核清了各级各类公办幼儿园办学成本。
他表示,在未明确各方成本分担比例的情况下,确定家长承担部分不超过49%。“如何合理分担成本?这也是困扰我们的问题。”屈哨兵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坦承,政府分担和社会投入是不好算的一笔账。
赞助费的问题困扰家长多时。昨日的发布会上,屈哨兵强调,向幼儿家长收取与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费用问题,按照国家的禁止性规定依法予以退还。
不过,熊丙奇也对广州公办幼儿园涨价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提高收费标准,首先要对公办园的成本进行核算,继而确定适当的分担比例,然后举行听证会。而广州虽然有进行核算,却并没有将成本报告公之于众。“哪些成本计算了进来,政府承担多少,百姓承担多少,这些都不清楚,就变成政府说了算。”
幼儿园应纳入义务教育?
学前教育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困扰大城市的共同问题。数据显示,我国一年学前教育普及率只有74%,三年学前教育普及率只有50.9%。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政府投入不够。
国务院参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任玉岭曾撰文指出,加强学前教育,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在财政投向等方面发挥导向作用,逐步构建起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而如何提高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熊丙奇认为,应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而这从财力上来讲不成问题。“政府每年新增费用大概300多亿元。”
不过,反对人士担心,如果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就有了强制性,而有的家长不想让小孩上幼儿园,公民应该有选择的权利。
熊丙奇建议,可以把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的体系,政府提供保障,老百姓享受实惠,又回避掉义务教育的强制性。
在熊丙奇看来,上海在学前教育问题上做得不错。“上海学前教育占总体教育投入的8%,全国的平均水平只有1.3%。”上海市政府还采取直接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和向民办幼儿园购买教育服务这两种方式来满足市民需求,由政府为主来补偿幼儿园,让老百姓付比较少的费用接受学前教育。此外,上海还以政府购买的形式来补贴吸纳外来工子女入读的民办园。
杭州市政府去年也在《杭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中提出幼儿园园舍建设行动计划,表示3年内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所左右。
据本报记者了解,香港几年前开始实施“学券”制度,政府以“学券”形式直接资助幼儿入园,为申请并符合资格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一张“学券”,面值为1.3万港元,2011年递增至1.6万港元。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