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东部发展带不仅是首都经济的主要发展空间,而且是参与京津冀产业分工与协作的前沿。目前,东部发展带以其现代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势头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投资商的关注。
2005年,位于东部发展带上的密云、怀柔、平谷、顺义、通州和亦庄的16个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867.1亿元,占全市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49.8%;形成了以现代汽车、奔驰、首信诺基亚、京东方和中芯国际为龙头的现代制造业产业带。产业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正日益显现。
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机电、生物工程和医药以及都市工业已成为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并进一步向开发区集聚,专业化园区初现雏形。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以诺基亚为龙头的星网工业园、以京东方为龙头的显示器产业集群、以中芯国际为龙头的微电子产业集群。密云开发区开始打造以绿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绿色都市产业园。
在产业集聚优势已成为吸引外资投向主导因素的今天,开发区正在从注重招商引资规模和数量的企业招商模式向以提高产业集聚度为核心的产业招商模式转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州经济开发区联手珠江公司在西区建设的技工贸一体化的中国·北京家居产业示范园总规划面积260公顷,总规模260万平方米,目前项目一期21万平方米展示厅工程主体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即将投入使用。
目前,北京家居产业示范园累计意向签约客户467家,初步意向签约客户2576家。一期累计出租率高达80%。而北京包装·印刷产业基地项目的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即将进入招商阶段。
招商引资质量提高
今年上半年,全市开发区共完成招商项目2390个,同比下降11.5%,实现招商项目总投资624.1亿元,同比增长126.9%;完成招商项目注册资本324亿元,同比增长62.5%;合同外资金额13.9亿美元,同比增长92.1%。虽然招商项目数量和外商实际投资额减少,但完成招商项目的总投资却大幅提高,平均每个引进项目投资强度为2611万元,大大高于去年同期1018万元的单个引进项目的投资强度。
东部发展带上的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优势凸显。今年1-6月,怀柔雁栖经济开发区引进10个项目,总投资达6.076亿元,单个项目平均投资6076万元。此外,还有8个项目开竣工,有5个项目投产运营。北京顺义金马工业区引进4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都远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
发展循环经济成主旋律
2005年年底,北京市被纳入国家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城市。这对于被列为生态涵养区的密云、怀柔和平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密云开发区依托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以绿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生态产业园。
今年开发区围绕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实施绿色招商,按照开发区的能源节约标准引进企业和项目;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开发区;搭建资源循环利用的平台,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形成比较完整的闭合工业生态系统,追求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从2004年10月起,市工业促进局就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工业循环经济推进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企业清洁生产、再生资源产业化和生态园区建设均取得初步成效,工业资源集约型发展模式初见端倪,节能、节水、节地取得显著成绩。
今年下半年,市工业促进局将对新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大力支持,选择1-2家现有开发区,支持其生态化改造,同时建设一个综合利用多种再生资源的生态型工业园。
相关链接
东部发展带上的七颗明珠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4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区。其中的一部分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亦庄科技园。北京开发区一期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聚集了诺基亚、中芯国际、京东方、奔驰等一批有国际影响的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电子、汽车、医药、装备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的亦庄已被定为北京东部发展带上重点发展的新城。
□ 北京天竺空港工业开发区
位于首都机场高速公路西侧1000米,101国道贯通工业区南北,将工业区分为A、B两个区域。工业区距市区三元桥15公里,距市商务中心区17公里,距天津塘沽港150公里。总部基地、临空、微电子装备、材料和创意产业是其主导产业及重点发展的领域。
□ 北京林河工业开发区
总规划面积4.16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31平方公里。开发区位于市政府规划的以中关村为中心的“一区带两线”的京密线上,与酒仙桥电子城和空港工业区共同构成北京东北部的电子产业带,是中国北方微电子生产基地之一。
□ 北京通州工业开发区
位于通州区张家湾镇,规划面积2.78平方公里。目前已有200余家入区企业,其中跨国公司有法国埃尔夫阿托化学公司、美国的PPG、日本的旭硝子、日棉株式会社、德国的奥托博克集团等。其南扩区建设的北方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技工贸为一体的北京家居产业示范园即将入驻。
□ 北京兴谷经济开发区
位于北京市平谷区,规划面积5.03平方公里,一期开发3.7平方公里。已形成了以食品饮料制造业为主,制药、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等为辅的产业布局。自平谷区被列为北京汽车本地化生产基地以来,兴谷开发区已吸引星宇、日进、和信等企业入区建设。兴谷经济开发区以发展电子、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等污染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高的行业为主。
□ 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
位于怀柔区雁栖湖东侧,总规划面积达到1493公顷。现有入区生产企业100多家,其中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英国、泰国、新加坡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达25家。今年7月,根据发改委的批复,原北京凤翔科技开发区和怀柔区北房经纬工业区被纳入雁栖开发区,从而形成了“一区两园”的新格局。
目前,食品饮料和包装印刷是其主导产业,今后开发区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环境保护为主的高新技术项目。
□ 北京密云工业开发区
位于密云县城南部,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是中关村科技园辐射区。目前入区企业有120余家。 开发区以华源仁济医药物流公司、天时图书大卖场和开发区公共保税库为核心打造会展、物流和仓储基地。目前,开发区正在加紧三期绿色都市产业基地,建设独具特色的生态产业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