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强化京津冀核心城市辐射力
昨天,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重点构建“两大发展带、四大城市功能区域、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框架,将进一步增强自身作为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
四大城市功能区规划
首都功能核心区
包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4个区,未来5年内将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古都风貌的现代国际城市的中心城区,第三产业比重力争达到85%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
依托金融街,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业;依托天坛、地坛、雍和宫、国子监、大栅栏、琉璃厂等地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以及广告创意产业;依托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体育休闲产业;依托东城区与西城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积极发展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产业;依托王府井、西单、前门等著名商业街区,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
城市功能拓展区
包括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4个区,总体目标是形成世界一流的商务区、科技园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区、教育和体育中心区和文化“首善之区”。
城市功能拓展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预计“超过10%”,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二次创业”,加快CBD、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等城市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专业园区、产业基地、创业园以及孵化器的建设,形成设施完善、环境优良、充满活力的产业园区体系;完善产业规划和政策,促进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环保产业等的共同发展,并且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错位发展。
城市发展新区
包括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5个区和亦庄开发区,总体目标是初步形成经济结构合理、城镇功能基本完备、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发展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5%以上,到2010年,新城建设基本完成,市级中心镇功能进一步完善,一般建制镇主导产业突出,综合实力增强,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生态涵养发展区
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5个区县,总体目标是构建以“绿色农业”、“生态工业”、“休闲旅游业”等为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达到7.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达到8.5%以上,旅游收入增长率逐年提升,都市型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逐步提高。
生态涵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林木覆盖率达到70%以上。
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
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园区的目标,形成“一区多园多基地”的空间格局。
北京商务中心区:成为北京市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引擎,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结点。
奥林匹克中心区:发展成集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科技、商务于一体的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区。
金融街:建设成为资金密集、市场完善、交易活跃、信息通畅、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首都国际化金融中心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首都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首都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基地,京津塘产业带上的综合产业新城。
顺义临空经济区:发展以航空港为枢纽的国际交往中心区域和空港物流基地,以商贸、商务、等关联产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基地,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为主的高度加工型制造业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