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 海峡两岸合作好戏连台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城市、台商投资密集区和台胞主要祖籍地,漳州积极发挥优势,吸引台资项目,实现漳台产业对接。
2007年9月,台资福欣不锈钢项目在龙池开发区正式动工,该项目投产后年产值近300亿元。福欣不锈钢项目落户漳州,是我市实施项目带动、抓台资项目的一个缩影。
台资项目纷至沓来
台资项目,尤其是台资重点项目历来是漳州市委、市政府实施项目带动的重要抓手。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市台商投资软硬环境,增强对台资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的吸引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台商投资与扶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扶持台商的政策措施。
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到国家、省里争取项目,市发改委积极推进台资项目的前期工作,在项目审批、项目确认和项目扶持等方面全力做好服务,市重点办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在项目生成、注册、土地、融资、城建环保和品牌保护等方面,都大开“绿灯”,为台资项目投资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全市上下极力营造台商投资的良好氛围。据台湾电子机电协会问卷调查评估,漳州投资软环境在大陆50个城市中台商满意率排名第三位。
筑得金巢穴,引来凤凰驻。截至2007年10月,我市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2247家,实际利用台资49.45亿美元,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三位,占全国十分之一强,台资企业总产出占我市总产出的半壁江山。其中投资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108家,投资上亿美元的企业有3家。这些重点台资项目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漳州建设工业强市的画卷上。
项目带动效应凸显
如今,台资企业已经成为拉动漳州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之一,福欣不锈钢、漳州后石电厂、漳州灿坤、天福集团和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代表的台资重点项目拉动力强、带动面广,堪称项目带动的典范。
正在建设中的福欣不锈钢投产后年产值达300亿元,产值接近我市今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是台资项目中的“巨无霸”。漳州后石电厂年产值67亿元,是亚洲最大的火电厂。漳州灿坤年产值50亿元,煎烤器、熨斗、咖啡壶产量世界第一,是亚洲最大的小家电生产基地。这三个重点项目的总产值占我市2007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二。在税收贡献上,台资重点项目更是傲视群雄。2006年漳州后石电厂贡献税收7亿多元,漳州灿坤贡献税收1.8亿元,年纳税额200万元的30个台资企业贡献税收近23亿元,占据我市税入的三分之一强。
台资重点项目有力地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漳州灿坤带动了一大批小家电的配套企业进驻龙池开发区,使电器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角美形成了以灿坤为龙头的家电产业集群。在灿坤的带动下,2006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福欣不锈钢填补了我国不能生产1.25mm不锈钢薄板的空白,提高了我国不锈钢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了我市产业的发展层次,优化了我市经济结构。漳州后石电厂的投产使我市的能源产业异军突起,产值逼近百亿元大关,成为我省新兴的能源生产基地。
交流合作魅力四射
台资重点项目在缓解我市就业压力,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上也是可圈可点。在漳州,遍地开花的台资企业吸纳了所在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增加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一大渠道。漳州灿坤创造了20000多个工作岗位,在其就业人口的带动下,周边的房地产迅速崛起,以灿坤为核心的新城已经蔚为大观。
台资重点项目在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提升农业产业层次作用上越来越令人瞩目。由农业部和国台办批准成立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已有62家农业企业进驻,总投资9800万美元。经过几年的建设,如今,她逐渐成为台湾农民创业、农业科技孵化、两岸农民感情交流的平台和吸收台湾农业外移、两岸农业合作政策试验基地。
台资重点项目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漳州的父老乡亲。如漳州后石电厂捐资5000万元建造漳州华阳体育馆,使广大市民有了更大的休闲运动空间;在角美捐建斗美小学解决了校舍简陋问题,同时决定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捐建10000所希望小学。又如天福集团投资2亿元建设占地1100亩的全球第一家茶职业技术学院,在促进漳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扩宽了培养茶技术人才的道路。同时投资兴建了全球最大的茶博物院,跻身国家4A级旅游区,农业部农业旅游示范点,为弘扬中华茶文化做出了贡献。(孙福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