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台北3月4日电(评论员 李华球)距离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还有5个多月的时间。这场受到世人瞩目关注的体坛盛会,究竟将带给中国和国际各界多大的商机,确实值得探讨。而台湾将如何在这场盛会当中争取到商机?在沉重的经济压力中找到得以舒缓的空间,这是极为严肃而又格外具有意义的要务,殊值马谢两位“总统”候选人正视以对。
2001年7月13日,北京获得申奥成功,开启了中国百年来未得举办奥运的契机。七年多来,已经带给北京和中国庞大而实质的商机,同时也提供了各种商机予国际社会。而这场奥运除了使中国获得难以数计的商机之外,亦拉抬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位在中国大陆旁边的台湾,因为民进党执政近8年来,不断的跟北京对抗,并采取“锁国政策”,使得台湾的在地经济策略,已经因为刻意“排陆”,而造成画地自限的困境。这是目前台湾在北京奥运商机当中,还未能找到出路的病因所在。
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近日喊出假若他获得“总统”大选胜选,七月将推动周末包机,主要着眼于还有机会争取2008奥运商机,藉由直航推出套装行程,将一部分国际观光客以“陆进台出”方式引进台湾。
这个想法是正确而务实的,对台湾百废待举的经济压力,将带来重振与复苏的关键机会。重点在于如何将进入大陆的观光人潮,吸引进台湾,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快速塑造稳健的政治环境。台湾早期是许多国际观光客流连驻足的观光胜地,好山好水的宝岛,也曾经在观光方面赚进不少外汇。但是自从2000年民进党执政之后,为了讨好“独派”势力以及巩固深绿板块,极尽能事的与大陆对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