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政策面临挑战
在灾难发生之际,中国政府面临平衡政策工具的挑战。花旗集团报告认为,cye.com.cn中国政府不得不减轻对灾区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救灾活动的信贷控制,但又可能面临生产成本上涨引发的高通胀。
该行预计,中国政策紧缩将暂时放松,尤其是在财政政策方面,特别是针对恢复生计和基础设施的活动。
考虑到控制通胀依然是政府首要任务,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意图不太可能发生变化;虽然地震可能会降低加息的可能性,中金公司经济学家邢自强也预计,央行还会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以回收流动性。
国金证券报告认为,灾后重建的启动也将进一步增加对于信贷的需求,cye.com.cn管理层会适度扩大信贷额度以满足重建的需要,今年银行信贷总规模扩大的可能性有所上升。
“地震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趋势”
5月12日四川发生大地震,令中国经济再次面临严峻挑战。刚从雪灾打击中恢复的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增长?多位国外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对此表示乐观。
标准普尔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萨比·库卡恩:
这是中国58年来最强的一次地震,不过,目前中国经济整体形势保持良好,cye.com.cn经济调节尚余空间,此次地震将不会伤害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标普预测2008年中国通胀水平为5.0%~5.5%,仍低于近邻印度的5.4%~5.7%。
美林中国经济学家鲁亭(音):
本次四川地震对全国经济的影响会小于年初大范围的雪灾,因为这次受灾地域较小,并没有对国家造成系统性损害。同时,此次地震对于通胀的拉升也比较有限,可能只存在短期效应。同理,人民币汇率也不会受此而出现大幅波动。
罗斯资本伙伴银行副主席唐纳德·斯特拉斯汉姆:
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应该看它长期的发展表现,cye.com.cn这次地震会构成短期的困难,但不足以改变中国经济的长期走势,加之有效的金融体系,灾后重建将可以很快展开。欧美也会很快意识到地震不会对中国构成什么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