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亚洲证券首席经济师陈兴动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过去七年,中国在做经济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奥运概念对某一些政策的制定和发展产生了影响,比如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奥运本身的发展特别对环境起了一个很好的作用。 当时国际奥委会提出了很多的要求,中国也做出了很多相应的承诺。这些在从全国到地方的规划中都有所考虑与体现。如果没有奥运,可能许多地方没有那种意识。从这个角度来讲,奥运的作用未必能够表现在数字上面,比如增加了多少GDP。我觉得开奥运是对中国过去30年经济发展做的一个很好的总结,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不会随着奥运结束消失。
从小范围来看,奥运会的发展对北京及其他协办城市,比如青岛,天津,辽宁,上海等,有积极和直接的作用。比如各城市的基础设施,在奥运之前便得到了尽可能改善,改善最明显的是北京。七年以来奥运对北京经济发展的推动是直接的。一个有助理解的角度是对有奥运和没有奥运两种情形进行比较。如果没有奥运,恐怕北京的基础设施,像地铁建设,十年以后才能达到现在这个水平。
另一方面,既然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前了,那么未来的发展肯定会受到影响。奥运之后,这些城市未来的发展需要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北京,就面临未来怎么加快发展服务行业的问题,让服务业占其GDP的比重上升。
一个很受关注的问题是奥运后奥运城市的房市会怎样。从北京住宅市场来看,需求可分为五块:刚性需求(没房而需要有房),改善性需求(买更好的房),拆迁需求,城市化需求,及投资和投机需求。我的判断是,过去几年北京房价的基本需求应来自前面四个部分,投资和投机需求最多不超过20%??但这20%的需求,对房价的影响非常大;同时,这一部分的需求也受到奥运概念的影响。投资和投机需求会跟随着北京未来的发展情况而变化。奥运过后,我觉得北京房地产即便是不往下跌,向上涨的力量也是非常有限的。而其他奥运城市,价格还不是太高,同时前面四部分的需求仍然还非常强劲,所以它们的房市还会继续反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