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算账增减一目了然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纳税户已经开始比对上海的“营改增”实施细则,计算自己的税负届时会增加还是减少。
商品销售业
影响不大 税率左右减负程度
南马路五金城的五金材料经销商何志才告诉记者,“对我们这个行当来说,‘营改增’应该影响不大,因为我们一直就是按增值税纳税,税率为17%这一档,改革之后或许能降档,如果降到13%的话,我们就能减负不少。”
广告业
减税不少 “小老板”热盼“营改增”
广告公司的老板孔慧对“营改增”很期待。她的一位大学同学在上海同样从事广告业,已经从试点中尝到了甜头。孔慧迫不及待地让手下的财务人员给核算了一下自己公司“税改”前后减负情况。以3月份公司的经营为例,月营业额56.3万元,按现在的营业税计征,税率为5%,应纳税额为2.815万元。若按目前上海的“营改增”细则来计算,她的企业按6%的税率征税的销售额为54.9万元,销项税额为3.294万元,而用于购置硬件设备所形成的进项税额为1.83万元,两者相抵扣后,增值税应缴税额为1.464万元,实现减税1.351万元!
租赁业
重大利好 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
此次税改,对于租赁行业是重大利好。滨海新区从事融资租赁的王先生说,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企业购进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由于租赁行业缴纳营业税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公司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既严重阻碍了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也抑制了生产性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扩大投资规模。上海税改后,上述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因为租赁业务被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租赁公司提供租赁业务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租入机器设备的企业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同时,虽然租赁有形动产适用17%的税率,但111号文件规定,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这项规定大大减轻了融资租赁企业税负。天津的融资租赁业这几年从规模到业务量在全国领先,“试点”以后,整个行业必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运输业
希望持平 税负普遍不降反增
一些运输企业的负责人却皱起了眉头,因为知道上海试点的交通运输业税负普遍不降反增。“我们也不奢望减负,只要跟现在打个平手就行。天津如果申请试点成功的话,希望在交通运输业纳税细则方面能够推出有别于上海的做法。”
专家观点:
试点过程不宜过长
“营改增”一旦取得成效之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并在全国推广,试点过程不宜过长,这是因为试点改革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试点和非试点地区的同行业企业无法公平竞争等新的税负不公问题。“营改增”的意义不仅仅是消除重复纳税,增值税有一个链条式的机制,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使得增值税扩大了征收范围,对完善我国的流转税制度更具有积极意义。(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植才)
为服务业“松绑”
营业税有两大弊端:一,由于对交易额征税,营业税直接抑制市场交易规模;二,营业税增加服务业的税负服务业企业除了要缴纳营业税,还和制造业企业一样,要对其利润缴纳25%的公司所得税。就成本结构而言,绝大部分服务业企业的劳动成本和人力资本成本是占比最高的成本,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获得分红或奖金,由此产生的个人收入也要征收个人所得税。考虑到服务业企业缴纳了公司所得税,以及占其营业额比重较高的个人所得税,因此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服务业企业是不缴纳营业税的。这次在上海的改革试点,对于发展服务业、刺激内需意义重大。(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陈宪)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