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是1994年分税制后最大最复杂的税制改革
去年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财税〔2011〕110号),和《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1〕111号),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此次改革,因涉及我国两大主体税种,牵动众多纳税人的切身利益,被公认为是继1994年分税制之后最大最复杂的税制改革,也是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
“营改增”是什么,增值税、营业税又是什么?
“营改增”,通俗来讲,就是把产品和服务一并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不再对“服务”征收营业税,并且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与营业税是我国两大主体税种。2011年,我国增值税和营业税合计征收约3.8万亿元,占总税收的比例超过四成。
增值税的纳税人只需对本环节的增加值缴税。打个比方,你销售一支铅笔,进价10元,销价12元,缴纳增值税的话,你只需要对增加的2元钱纳税。而营业税则是以营业额和销售额作为税基计算缴纳,具体到销售那支铅笔,就得以售价12元为税基纳税。在这之前,我国对货物和劳务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在这种税制结构下增值税纳税人外购劳务所负担的营业税,以及营业税纳税人外购货物所负担的增值税,均不能抵扣,重复征税问题始终没有完全消除。
推行“营改增”会给全国带来什么?
据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调研报告测算,“营改增”后,上海市税收将因此减少大约100亿元,这些减少的税收将转变成企业实实在在的利润,成为助推试点行业以及相关行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的“营养”和动力。据国家税务总局测算,如果在全国全面推行“营改增”,全国税收净减收将超过1000亿元。由此可以带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拉动出口增长0.7个百分点,同时可以带来新增就业岗位约70万个。
上海“营改增”是怎么做的
从1月1日起,上海有12.6万户企业纳入改革试点范围。其中文化创意领域的企业最多,占比近四分之一;研发和技术服务类占近五分之一;交通运输业占约十二分之一。
来自试点企业以及财税部门的信息表明,试点的各项政策措施运行情况总体良好,大部分一般纳税人税负略有下降,促进产业发展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其中7成为小纳税户,这些小规模纳税人大多由原实行5%的营业税税率降为适用3%的增值税征收率,且以不含税销售额为计税依据,税负下降超过40%;试点的一般纳税人中,85%的研发技术和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业、75%的信息技术和鉴证咨询服务业、70%的文化创意服务业税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税负减轻的企业中,文化创意服务类效果比较突出。文化创意产业包括设计服务、商标著作权转让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广告服务和会议展览服务五大类。而作为审计、咨询、技术服务、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的下游客户,国内某大型制造企业也属于改革受益者。据企业税务经理测算,“营改增”后他们有8亿元来自上海试点企业的外购劳务都能获得6%的增值税发票,意味着一年将减少近5000万元的流转税支出。一些纯做仓储的公司也受益不少,这些仓储公司原先按营业税要交6%的税,现在只要按5%的税率交增值税就可以了,而且如果有搬运类机械的进货抵扣,所缴纳的税金会比以前少得更多。
但也有部分企业的税负不减反增,其中的“杰出代表”是交通运输业。对此,上海相应制定了过渡性的财政扶持政策,专门设立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财政专项资金”,对税收负担增加的企业给予财政扶持。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认为,在试点初期,交通运输企业税负增加原因在于其主要资本投入是车辆,如果企业的大部分车辆是在改革试点之前购置,就会出现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小、销项税额相对较大的情况。同时,由于改革尚未全面推开,企业的进项税额抵扣不充分等。
上海“营改增”实施细则
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应税服务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称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其他个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提供应税服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一)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
(二)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税率为11%;
(三)提供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税率为6%;
(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应税服务,税率为零。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