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日前在最近4年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独特创业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毕业生中创业氛围浓厚,其中16%的毕业生走出校门后选择自主创业。他们中有不少人几经商海沉浮,如今已小有成就。
“创意是创业的灵魂,一切创意皆来源于生活,有需求就一定有市场。”目前在网上经营图书生意的王旭伟坦言,他的创业经历从卖西瓜开始。当时,学校小卖部里的水果价格昂贵,他从中发现商机,低价从校外买进西瓜,然后在校内薄利多销,赚取差价。初次尝到做生意的甜头,他信心倍增。随后,他又发现学校二手书市场很大,于是转投图书行业,在淘宝商城创办了杭州墨斋图书销售有限公司。他说,电子商务为没有创业起步资金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开网店资金投入少,成本低。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该公司以产品质量取胜,信誉不断提高,一年营业额达到200万。王旭伟感慨道,创业不是天马行空,商机就隐藏在熟悉的生活中,你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行业发展方向,闯出一条“高技术含量”的发展之路,这是不少毕业生选择的创业模式。唐海江创建的杭州财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堪称这类创业的典范。他看准“三网融合”的市场前景,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向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开展管理系统设计、平面设计、名片设计等多项电子业务。由于准确把握了市场脉搏,公司很快走上正轨,成立之初便接到不少订单,并为杭州西湖博览会和世界休闲博览会提供了技术支持。
采访中,几乎所有创业者都强调一点:创业是一条不断探索的道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张玲自创办杭州锐策广告有限公司以来,可谓一波三折。开始,她专攻歌友会,通过收取门票赚钱,把自己公司的命运寄托在一些狂热的歌迷身上。然而,举办歌友会成本高昂,变数大,再加上缺乏经验,不到一年时间,公司就亏损了创业初期投入的30多万。与此同时,一位合伙人迫于家庭压力,退出了公司。过完年后,张玲和几个朋友讨论再三,决定放弃以前专攻歌友会的策略,转而向风险较小的明星签售会发展。因为有前一年的基础,加上正确把握了市场,仅半年时间,公司便扭亏为盈,全年利润超过50万,目前发展可谓一帆风顺。张玲的感悟是:只要敢于尝试,正确面对挫折,就能一步步接近成功。
记者了解到,由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毕业生创业生存情况实践服务团发起的这项调查主要在2004-2007级毕业生中展开,期间发放问卷3000分,有效回收2356份。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