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比赛
贯穿创业教育始终
“随着创业教育的逐步深入,我们会为学生提供参加创业比赛的机会。”据黄冠老师介绍,北京大学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至今已举办了13届,每届比赛历时一年,有四五十个创业项目参赛。
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来说,参赛是一项很好的锻炼机会,不仅可以认识很多专业的评委,还能加入到学校的“创业导师计划”中,学校根据学生参加比赛的情况为学生匹配导师。学生的参赛项目从设立到比赛结束,都和导师息息相关,创业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并非互留电话,而是具有实质的指导意义。大赛初期,北大团委学术科创部会深入到学院进行宣讲,让同学们对比赛的情况有基本了解,同时会配合比赛开展创业教育系列课程讲座和论坛,比赛初期,每周或半个月都会开展讲座,随着比赛的深入,讲座的频率也会走向常态,平均一个月两场左右。黄冠告诉记者,每年创业类讲座都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们通过讲座不仅能对创业大赛有了基本了解,还能见到各领域的社会知名人士。“我们会定期邀请有影响力的名人进行演讲,在精神层面激励学生,也会邀请正处于创业起步阶段或上升阶段的人士与学生分享经验,他们的经验比起名人更有实践意义。”黄冠介绍说,北大的情况来看,每年的创业大赛作品较为稳定,但一个趋势是每年最好的作品一年比一年优秀。每年从大赛涌现出的金奖项目也在其他比赛中获奖。2010年创业大赛一等奖的项目“可回收能量型汽车减震器”在中英创业计划大赛的总决赛上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打造多元化环境
为学生创业铺路
随着创业教育比赛的进一步深入,学校还会为优秀的创业团队提供国际交流机会,帮助他们接触更多资源,拓宽眼界。记者了解到,每年北京大学与东京大学组织创业生的国际交流研讨,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们围绕创业项目进行讨论。今年11月4日,东京大学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将到访北京,与北大学生交流,来年,北大创业学生将到访日本。黄老师介绍说,从近几年开展的国际教育来看,收效还是很明显的。对于学校里涌现出有实质创业想法的团队,学校也会尽量提供支持,比如与北大科技园、外校科技园、校外的风险投资企业、基金企业等联系,为创业项目提供实验场地、资金投资、市场推广,也会为学生创业团队介绍更多创业比赛信息。在资金方面,北京大学“河合创业基金”已连续设立七年,用于支持有真正想创业的同学,至今已资助数十支学生创业团队。
虽然有一系列的课程和活动,但黄老师指出,学校并没有引导学生要创业,或要求学生往创业上发展,只是创业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环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逐渐明晰了自己的选择和自己的发展方向。接触过创业教育或参加了创业比赛之后,有些学生收获了知识,对创新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有一部分学生发现了自己的创业兴趣,有很多学生有了创业想法之后很是狂热,哪怕失败都好。总而言之,对于北大创业的定位和氛围是创造自由的环境,我们不诱导学生,但是对于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我们有不同的指导。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