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一直是今年来的热门话题,团中央、全国青联共同发起的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组织,旨在帮助中国青年创业的国际合作项目。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力量为青年创业提供咨询以及资金、技术、网络支持,以帮助青年成功创业。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各省市、商业机构也经常举行创业大赛,学生的创业想法也是五花八门,创业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创意无限
学生创业花样多
在大学里,晚上饿了又懒得出去怎么办?对于愿意晚上“宅”在宿舍里的同学们来说,外卖点餐为大家提供了不少便利。近来在北京大学,点餐出现了新花样。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几名学生设计了一个网络平台,学生点开网页就能够在上面点餐,系统会把学生的宿舍号、要买的数量自动发短信给卖家,卖家接到短信把做好的外卖送到学生宿舍。目前,网上订餐发明者只与校外的一家串吧洽谈合作,能网络订餐的项目也只有烤串一种,但开展半年以来,学生们的好评颇高。与电话叫外卖相比,网上订餐能够获得优惠券,订得越多,学生得到的优惠也就越多。
张晓(化名)是大四的学生,已经通过美国一所大学的申请,准备出国。在出国前的空闲时间,她和两个朋友一起在网上开了间服装店。而想法也很简单,张晓平日里爱买衣服,还曾做过业余模特,开服装店省了模特的费用,自己也能穿上各种各样好看的衣服,何乐而不为呢?经过三个月的筹备,张晓的网店已经上线,“如果经营得好,希望以后能有自己的服装品牌。”这是张晓的远期目标。
而另一个创业团队把目光瞄准了文化衫。T恤衫在生活中已司空见惯,但创业团队想出在T恤衫上印出各种创意图案的点子,使T恤衫变身成了文化衫。他们还搭建了网络平台,允许网友DIY设计图案,网友们可以给喜欢的文化衫投票,得票高的作品直接印刷批量生产。
新鲜!
走进企业去上课
十多个人挤在几十平方米的写字间,几台电脑、几摞文件组成了刚起步的小公司。没有像样的会议室,来了客人只能腾出地方接待。因为空间狭小,大家抬头就能看到对方,虽然环境简陋,但是正是这些小公司在设计着未来10年、20年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与已经成名的大公司相比,处于创业初期的团队显得非常不易。但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在看到刚起步小公司的创业环境后,大多为之动容,体会到“万事开头难”这句话的深意。
去年,北京大学把创业课程实现了学分化,作为学校的课程进行开设。在开课之前,校方也做了详尽的调研和策划。北京大学学术科创部部长黄冠介绍说,目前高校很多创业课程的开设只是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所以在开设创业课之前,学校征求了学生们的意见,老师们也认为,授课模式与传统授课方法相同,还是无法在教学层面上突破瓶颈,给学生最大的收获。学校进行了调研,也对比了哈佛、斯坦福等世界知名大学创业类课程的开展情况,并把国外MBA、EMBA教育模式引到了本科课程设置,采取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相结合授课,整个课程分为32个学时,前16学时以理论授课为主,传授学生创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后16个学时以实践的模式,带选课的同学深入到企业去见习。就在不久前,学校还带领学生们走访了创新工场、百度以及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学生们感到特别新鲜,没想到一门课程能走出校门,由一辆大巴车载着他们走出校门参观、见习,走进企业与校外的创业者面对面交流。而通过实践课,学生们对创业需要哪些素质,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同时也提升了自我运作能力。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